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硬骨鱼类补体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2.1 组成硬骨鱼类补体系统的成分 | 第18-19页 |
2.2 硬骨鱼类补体系统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 关键补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3.1 补体C3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2 补体C4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3 补体C7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3.4 补体C9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大黄鱼补体C3基因的鉴定以及表达特征分析 | 第24-48页 |
3.1 实验材料获取 | 第24-25页 |
3.2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第25-27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3.2.2 实验所用试剂及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30-45页 |
3.4.1 大黄鱼补体C3(L.c-C3)CDNA全长序列分析结果 | 第30-38页 |
3.4.2 大黄鱼补体C3(L.c-C3)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结果 | 第38-40页 |
3.4.3 大黄鱼补体C3(L.c-C3)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异性结果 | 第40-43页 |
3.4.4 溶藻弧菌侵染后大黄鱼补体C3(L.c-C3)表达变化结果 | 第43-45页 |
3.5 讨论 | 第45-47页 |
3.5.1 大黄鱼补体成分C3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45-46页 |
3.5.2 大黄鱼补体C3(L.c-C3)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46页 |
3.5.3 经溶藻弧菌感染后的大黄鱼L.c-C3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3.6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大黄鱼补体C4基因的鉴定以及表达特征分析 | 第48-6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2 实验仪器试剂 | 第4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8-59页 |
4.4.1 大黄鱼补体C4(L.c-C4)CDNA全长的获取与序列分析结果 | 第48-55页 |
4.4.2 大黄鱼补体C4(L.c-C4)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结果 | 第55-56页 |
4.4.3 大黄鱼补体C4(L.c-C4)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异性结果 | 第56-57页 |
4.4.4 溶藻弧菌侵染后大黄鱼补体C4(L.c-C4)表达变化结果 | 第57-59页 |
4.5 讨论 | 第59-60页 |
4.5.1 大黄鱼补体成分C4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59页 |
4.5.2 大黄鱼补体C4(L.c-C4)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59-60页 |
4.5.3 溶藻弧菌感染大黄鱼后对L.c-C4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0页 |
4.6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大黄鱼补体C7基因的鉴定以及表达特征分析 | 第61-75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5.2 实验仪器试剂 | 第61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1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61-72页 |
5.4.1 大黄鱼补体C7(L.c-C7)CDNA全长的获取与序列分析结果 | 第61-68页 |
5.4.2 大黄鱼补体C7(L.c-C7)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结果 | 第68-69页 |
5.4.3 大黄鱼补体C7(L.c-C7)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结果 | 第69-71页 |
5.4.4 溶藻弧菌侵染后大黄鱼补体C7(L.c-C7)表达变化结果 | 第71-72页 |
5.5 讨论 | 第72-74页 |
5.5.1 大黄鱼补体成分C7(L.c-C7)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72-73页 |
5.5.2 大黄鱼补体C7(L.c-C7)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73-74页 |
5.5.3 溶藻弧菌感染大黄鱼后对L.c-C7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4页 |
5.6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大黄鱼补体C9基因的鉴定以及表达特征分析 | 第75-89页 |
6.1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6.2 实验仪器试剂 | 第75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75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75-86页 |
6.4.1 大黄鱼补体C9(L.c-C9)CDNA全长的获取与序列分析结果 | 第75-82页 |
6.4.2 大黄鱼补体C9(L.c-C9)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结果 | 第82-83页 |
6.4.3 大黄鱼补体C9(L.c-C9)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异性结果 | 第83-84页 |
6.4.4 溶藻弧菌侵染后大黄鱼补体C9(L.c-C9)表达变化结果 | 第84-86页 |
6.5 讨论 | 第86-88页 |
6.5.1 大黄鱼补体成分C9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86-87页 |
6.5.2 大黄鱼补体C9(L.c-C9)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87页 |
6.5.3 溶藻弧菌感染大黄鱼后对L.c-C9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7-88页 |
6.6 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总结 | 第89-90页 |
7.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