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基础理论 | 第16-24页 |
2.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 | 第16-17页 |
2.1.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 第17-18页 |
2.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与特征 | 第18-19页 |
2.2.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 | 第18-19页 |
2.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 | 第19-20页 |
2.3.1 公平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 | 第19页 |
2.3.2 真实准确获取信息的权利 | 第19页 |
2.3.3 及时有效获取信息的权利 | 第19-20页 |
2.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4.1 保护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经济学基础 | 第20-21页 |
2.4.2 保护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学基础 | 第21-22页 |
2.4.3 保护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金融监管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3 域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与借鉴 | 第24-29页 |
3.1 美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3.1.1 立法上的倾斜保护 | 第24页 |
3.1.2 监管机构设置上的倾斜保护 | 第24-25页 |
3.2 英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 | 第25-26页 |
3.2.1 立法上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的保护 | 第25页 |
3.2.2 监管机构内部职能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的保护 | 第25-26页 |
3.3 我国台湾地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3.3.1 立法规定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26页 |
3.3.2 设立专门机构解决金融消费纠纷 | 第26-27页 |
3.4 借鉴意义 | 第27-29页 |
3.4.1 明确理财产品消费者的地位 | 第27页 |
3.4.2 明确理财产品消费者与理财机构的法律关系 | 第27-28页 |
3.4.3 设置专门监管机构对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倾斜保护 | 第28页 |
3.4.4 统一的功能性监管 | 第28-29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9-35页 |
4.1 立法现状 | 第29-31页 |
4.1.1 立法规定位阶低 | 第29-30页 |
4.1.2 立法对侵犯知情权法律责任规定不合理 | 第30-31页 |
4.2 司法现状 | 第31-32页 |
4.2.1 纠纷解决机制设置不合理 | 第31-32页 |
4.2.2 举证责任设置不合理 | 第32页 |
4.3 行政监管现状 | 第32-35页 |
4.3.1 监管模式存在缺陷 | 第32-33页 |
4.3.2 理财产品消费者专门保护机构不健全 | 第33-35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5-42页 |
5.1 立法方面 | 第35-36页 |
5.1.1 提高商业银行理财领域专门立法规定的法律位阶 | 第35-36页 |
5.1.2 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侵权责任制度 | 第36页 |
5.2 司法救济方面 | 第36-39页 |
5.2.1 完善商业银行理财纠纷司法救济体系 | 第36-38页 |
5.2.2 在商业银行理财纠纷解决中实行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 第38-39页 |
5.3 行政监管方面 | 第39-42页 |
5.3.1 完善商业银行理财领域的行政监管机制 | 第39-40页 |
5.3.2 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专门保护机制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