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模式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对象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第17页
        1.4.2 样本的抽查与选定第17-18页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页
    1.5 创新点第18-19页
2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调查第19-25页
    2.1 银监会批准挂牌成立——晋州市周家庄农村资金互助社第19-21页
        2.1.1 基本沿革第19页
        2.1.2 业务范围第19-20页
        2.1.3 股权结构第20页
        2.1.4 经营情况第20-21页
    2.2 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唐山遵化市惠民农资专业合作社第21-23页
        2.2.1 基本沿革第21-22页
        2.2.2 业务范围第22页
        2.2.3 经营情况第22-23页
    2.3 国务院扶贫办倡导下组织发起——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第23-25页
        2.3.1 基本沿革第23页
        2.3.2 业务范围第23页
        2.3.3 经营情况第23-25页
3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模式的调查分析第25-32页
    3.1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三种模式共性特征第25-28页
        3.1.1 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较低第25-26页
        3.1.2 金融资源的合作化第26-27页
        3.1.3 组织内部治理制度的粗线条化第27页
        3.1.4 经营风险大第27-28页
    3.2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三种模式差异性第28-32页
        3.2.1 监管部门的差异性第28-29页
        3.2.2 资金来源的差异性第29-30页
        3.2.3 经营管理规范化程度的差异第30-31页
        3.2.4 业务服务的差异性第31-32页
4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32-36页
    4.1 内部治理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未能形成第32-33页
    4.2 外部监管主体的责任缺失第33页
    4.3 内部治理机制运行的异化第33-34页
    4.4 人力资源战略空白化第34-36页
5 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第36-40页
    5.1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36-37页
        5.1.1 实行岗位分离,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第36页
        5.1.2 建立严密的相互关系网,规避风险第36页
        5.1.3 借助第三方商业服务平台,加强社会征信体制建立第36页
        5.1.4 实施差异化的贷款利率政策,合理分散风险第36-37页
    5.2 创新外部监管制度环境第37-38页
        5.2.1 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发展的政策环境第37页
        5.2.2 建立整体监管体系第37页
        5.2.3 鼓励和引导各地区以县区为单位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协会”行业自律组织第37-38页
    5.3 革新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第38页
        5.3.1 建立“流程制度化”的管理渠道第38页
        5.3.2 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第38页
    5.4 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第38-40页
        5.4.1 制定面向未来、富于竞争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第38-39页
        5.4.2 以在职培训为主要途径提升互助组织内管理人员素质第39-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的融资效应分析--以利尔达科技集团为例
下一篇:基于多指标动态时间规整距离聚类分析的风险资产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