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间二硝基苯还原制间硝基苯胺的概述 | 第12-16页 |
1.2.1 化学还原法 | 第12-14页 |
1.2.2 电化学还原法 | 第14页 |
1.2.3 催化加氢还原法 | 第14-15页 |
1.2.4 催化氢转移还原法 | 第15-16页 |
1.3 过渡金属催化芳香硝基物还原制芳胺 | 第16-19页 |
1.3.1 钌催化剂 | 第17-18页 |
1.3.2 铑催化剂 | 第18页 |
1.3.3 其它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8-19页 |
1.4 Se/CO/H_2O还原体系概述 | 第19-22页 |
1.4.1 Se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活化 | 第19页 |
1.4.2 Se/CO/H_2O还原体系的发现 | 第19页 |
1.4.3 硒催化CO/H_2O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 | 第19-20页 |
1.4.4 醛酮的还原 | 第20-21页 |
1.4.5 二硫化物及二硒化物的还原 | 第21页 |
1.4.6 睛的还原 | 第21-22页 |
1.4.7 Se/CO/H_2O体系的还原机理 | 第22页 |
1.5 论文的选题与构想 | 第22-24页 |
第2章 硒催化间二硝基苯的还原研究 | 第24-29页 |
2.1 概述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条件实验 | 第29-39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3.3.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CO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4 水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5 硒粉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6 碱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7 碱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8 转子的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硒催化CO/H_2O还原间二硝基苯的动力学研究 | 第39-55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4.2.1 试剂 | 第4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4.2.4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1-53页 |
4.3.1 间二硝基苯还原制备间硝基苯胺的活化能 | 第41-47页 |
4.3.2 间硝基苯胺还原制备间苯二胺的活化能 | 第47-53页 |
4.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3-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