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案情概要 | 第13-15页 |
2.1 案件事实 | 第13-14页 |
2.2 法院审理结果 | 第14-15页 |
第3章 争议焦点 | 第15-18页 |
3.1 反担保合同诉讼时效起算点的确定 | 第15-16页 |
3.1.1 原告瑞和担保公司的观点 | 第15页 |
3.1.2 被告黄军武的观点 | 第15页 |
3.1.3 法院的观点 | 第15-16页 |
3.2 《反担保合同》对保证期间是否作出约定 | 第16-17页 |
3.2.1 原告瑞和公司的观点 | 第16页 |
3.2.2 被告桐木公司等的观点 | 第16页 |
3.2.3 法院的观点 | 第16-17页 |
3.3 债务人借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第17-18页 |
3.3.1 原告瑞和公司观点 | 第17页 |
3.3.2 被告夏桂六的观点 | 第17页 |
3.3.3 法院的观点 | 第17-18页 |
第4章 案件评析 | 第18-36页 |
4.1 反担保是本担保的从担保 | 第18-20页 |
4.1.1 反担保的含义和成立条件 | 第18-19页 |
4.1.2 反担保不同于本担保 | 第19-20页 |
4.2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期间 | 第20-25页 |
4.2.1 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 | 第20-22页 |
4.2.2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衔接 | 第22-23页 |
4.2.3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第23-24页 |
4.2.4 本案中《反担保合同》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认定 | 第24-25页 |
4.3 对保证期间条款有争议时的处理 | 第25-30页 |
4.3.1 争议条款的性质 | 第25-28页 |
4.3.2 本案属于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 | 第28-29页 |
4.3.3 保证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原则 | 第29-30页 |
4.4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 | 第30-36页 |
4.4.1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的立法现状 | 第30-31页 |
4.4.2 对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立法标准的思考 | 第31-32页 |
4.4.3 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32-35页 |
4.4.4 本案涉案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