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水工建筑物论文--码头论文

内河钢护筒嵌岩桩基码头排架结构受力性状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内河大水位差码头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钢护筒嵌岩桩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页
    1.4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钢护筒嵌岩桩基码头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第17-30页
    2.1 概述第17页
    2.2 有限元模拟方法第17-23页
        2.2.1 单元选取第17-18页
        2.2.2 网格控制第18页
        2.2.3 本构模型选取第18-22页
        2.2.4 接触面设置第22-23页
        2.2.5 材料参数确定第23页
    2.3 算例验证第23-29页
        2.3.1 模型桩介绍第23-24页
        2.3.2 模型桩有限元模型第24-27页
        2.3.3 结果对比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重庆港果园二期扩建工程码头排架结构静力分析第30-44页
    3.1 概述第30页
    3.2 工程概况第30-31页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1-35页
        3.3.1 模型计算域确定第32页
        3.3.2 本构模型选取第32页
        3.3.3 单元选择及材料参数第32-33页
        3.3.4 网格划分第33-34页
        3.3.5 梁、壳、体单元连接第34-35页
        3.3.6 边界条件第35页
        3.3.7 初始地应力处理第35页
    3.4 计算荷载第35-36页
    3.5 结果分析第36-42页
        3.5.1 整体结构水平位移第36页
        3.5.2 桩体受力特点第36-38页
        3.5.3 应力分析第38-41页
        3.5.4 主要构件内力结果汇总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撞击位置对排架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44-55页
    4.1 概述第44页
    4.2 撞击位置变化对水平位移的影响第44-47页
    4.3 撞击位置变化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7-52页
        4.3.1 水平应力第47-50页
        4.3.2 SEQV等效应力第50-52页
    4.4 撞击位置变化对主要构件内力的影响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局部结构变化对排架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55-71页
    5.1 概述第55页
    5.2 桩嵌岩深度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55-57页
        5.2.1 最大水平位移第56页
        5.2.2 桩体弯矩分析第56-57页
        5.2.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57页
    5.3 钢护筒嵌岩深度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57-61页
        5.3.1 最大水平位移第58页
        5.3.2 桩体受力分析第58-60页
        5.3.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60-61页
    5.4 混凝土强度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61-64页
        5.4.1 最大水平位移第61-62页
        5.4.2 桩体受力分析第62-63页
        5.4.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63-64页
    5.5 有无钢护筒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64-67页
        5.5.1 最大水平位移第65页
        5.5.2 桩体受力分析第65-66页
        5.5.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66-67页
    5.6 钢护筒厚度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67-70页
        5.6.1 最大水平位移第67-68页
        5.6.2 桩体受力分析第68-69页
        5.6.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69-70页
    5.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岩体参数变化对排架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71-86页
    6.1 概述第71页
    6.2 弹性模量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71-74页
        6.2.1 最大水平位移第71-72页
        6.2.2 桩体受力分析第72-73页
        6.2.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73-74页
    6.3 泊松比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74-77页
        6.3.1 最大水平位移第75页
        6.3.2 桩体受力分析第75-76页
        6.3.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76-77页
    6.4 密度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77-80页
        6.4.1 最大水平位移第78页
        6.4.2 桩体受力分析第78-79页
        6.4.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79-80页
    6.5 粘聚力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80-83页
        6.5.1 最大水平位移第80-81页
        6.5.2 桩体受力分析第81-82页
        6.5.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82-83页
    6.6 内摩擦角对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第83-85页
        6.6.1 最大水平位移第83页
        6.6.2 桩体受力分析第83-84页
        6.6.3 横梁、立柱受力分析第84-85页
    6.7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7.1 全文总结第86-87页
    7.2 研究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附录第92-10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河架空直立式码头水流荷载试验研究
下一篇:斜坡填方施工对框架码头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