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女性主体意识的起与落--“启蒙辩证法”视域下的《小妇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方法第14-16页
        1.4.1 创新点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启蒙辩证法与女性主体意识第16-24页
    2.1 启蒙辩证法第16-19页
        2.1.1 启蒙精神的基本内涵第16页
        2.1.2 启蒙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2.1.3 启蒙辩证法的内容第18-19页
        2.1.4 启蒙辩证法的实践意义第19页
    2.2 女性主体意识第19-24页
        2.2.1 主体第19-20页
        2.2.2 女性主体意识第20-21页
        2.2.3 启蒙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关系第21-24页
3 启蒙:《小妇人》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升第24-38页
    3.1 马奇家女性自立自强与《小妇人》中的独立精神第24-27页
    3.2 马奇家女性勇于担当与《小妇人》中的责任意识第27-29页
    3.3 马奇家女性的婚姻选择与《小妇人》中的情本思想第29-32页
    3.4 马奇家女性的受教方式与《小妇人》中的民主色彩第32-33页
    3.5 《小妇人》中女性主体意识启蒙成因第33-38页
        3.5.1 美国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第34-35页
        3.5.2 南北战争第35-36页
        3.5.3 超验主义第36-38页
4 《小妇人》中女性主体意识启蒙的回落第38-45页
    4.1 崇尚男权的马奇太太第38-39页
    4.2 中断反抗的乔第39-41页
    4.3 回归家庭的梅格和艾米第41-42页
    4.4 女性主体意识衰落的原因第42-45页
        4.4.1 技术理性泛滥第42-43页
        4.4.2 大众文化钳制第43-45页
5 《小妇人》中女性主体意识启蒙回落的反思第45-53页
    5.1 女性主义关于女性与家庭的反思第45-48页
    5.2 从“启蒙辩证法”到“否定辩证法”的反思第48-49页
    5.3 马克思主义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角下的反思第49-53页
        5.3.1 注重伦理关怀并营造性别平等文化第50-51页
        5.3.2 走向主体间性第51-53页
结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析《北迁的季节》中穆斯塔法·赛义德的悲剧成因
下一篇:反叛,探寻与和解--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女性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