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钻井机械设备论文--仪器、仪表、辅助设备论文

新型离心式真空除气器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1.2.1 除气器的分类第9-11页
        1.2.2 国外关于除气器的研究第11-13页
        1.2.3 国内关于除气器的研究第13-16页
        1.2.4 计算流体力学在除气器研究中的应用第16页
        1.2.5 常用除气工艺第16-17页
    1.3 影响除气效率的因素第17页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离心式真空除气器的设计计算第19-35页
    2.1 性能规划第19-20页
    2.2 真空泵选型第20页
    2.3 除气器罐体的设计第20-23页
        2.3.1 进液管高度设计第20-21页
        2.3.2 真空罐容积设计第21-22页
        2.3.3 真空罐罐壁厚度设计第22-23页
    2.4 离心叶轮设计第23-27页
        2.4.1 离心原件选择第23-24页
        2.4.2 离心叶轮的磨损第24页
        2.4.3 离心叶轮设计方法第24-27页
    2.5 主电机设计第27页
    2.6 V带传动第27-30页
    2.7 轴的设计第30-32页
    2.8 真空罐内部结构设计第32-33页
    2.9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概述第35-48页
    3.1 两相流基本概念第35-37页
    3.2 流体曳力的基本概念第37-42页
        3.2.1 曳力基本方程第37-38页
        3.2.2 相间曳力系数的基本方程第38-42页
    3.3 虚拟质量力的基本概念第42-43页
    3.4 气侵钻井液受力分析第43-47页
        3.4.1 离心喷射过程钻井液受力分析第44-45页
        3.4.2 薄层流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第45-46页
        3.4.3 重力沉降过程气体的受力分析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第48-57页
    4.1 两相流的研究和处理方法第48页
    4.2 两相流基本数理模型第48-50页
        4.2.1 除气器流场的特点第48-49页
        4.2.2 数理模型的选用第49-50页
    4.3 欧拉两流体模型第50-52页
        4.3.1 Fluent中的欧拉多相流模型第50-51页
        4.3.2 颗粒含量和斯托克斯数第51-52页
    4.4 Eulerian模型数值方程的建立第52-54页
        4.4.1 体积分数方程第52-53页
        4.4.2 控制方程第53-54页
    4.5 湍流模型的建立第54-56页
    4.6 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及相关设定第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除气器的模型构建、效率验证及流场分析第57-73页
    5.1 除气器真空罐内部流场的构建第57-58页
    5.2 网格无关性和网格质量第58-60页
    5.3 除气效率验证方案第60-62页
        5.3.1 初始条件的设定第60页
        5.3.2 初始条件的计算第60-61页
        5.3.3 各验证方案的初始条件第61-62页
    5.4 除气器工作流程及效率验证第62-65页
        5.4.1 除气器工作流程第62-64页
        5.4.2 除气效率分析第64-65页
    5.5 除气器内部流场分析第65-72页
        5.5.1 离心喷射过程第66-68页
        5.5.2 薄层流动过程第68-70页
        5.5.3 重力沉降过程第70-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工作参数和结构的优选第73-91页
    6.1 离心叶轮转速优选第73-88页
        6.1.1 验证方案的设计第73-74页
        6.1.2 除气器效率验证第74-76页
        6.1.3 流场中气液两相分布变化第76-79页
        6.1.4 叶轮转速对离心喷射过程的影响第79-80页
        6.1.5 叶轮转速对薄层流动过程的影响第80-86页
        6.1.6 重力沉降过程变化规律第86-88页
    6.2 导液板结构优选第88-89页
    6.3 除气器优选方案第89-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91-93页
    7.1 结论第91-92页
    7.2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动态毛管力的气水两相渗流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新型高强度钻杆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