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非均相还原胺化和加氢反应中底物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研究

致谢第5-6页
前言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22-41页
    1.1 5-羟甲基糠醛与2,5-呋喃二甲胺第22页
    1.2 胺化反应第22-28页
        1.2.1 胺化反应概述第22-24页
        1.2.2 还原胺化反应机理第24-25页
        1.2.3 多相金属催化剂在胺化反应中的应用第25-28页
    1.3 1,2-环己烷二甲酸二异辛酯概述第28页
    1.4 多相金属催化剂对底物的吸附第28-33页
        1.4.1 金属表面气体分子的吸附第28-32页
        1.4.2 载体对底物的吸附第32-33页
    1.5 计算方法简介第33-36页
        1.5.1 密度泛函理论第34-36页
        1.5.2 计算软件第36页
    1.6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第36-39页
        1.6.1 过渡态第37-38页
        1.6.2 态密度第38-39页
        1.6.3 光谱分析第39页
    1.7 课题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39-41页
        1.7.1 课题研究思路第39-40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40-4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41-44页
    2.1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1页
    2.2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第41-42页
    2.3 实验方案与步骤第42-43页
        2.3.1 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第42页
        2.3.2 5-羟甲基糠醛胺化反应第42页
        2.3.3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加氢反应第42-43页
    2.4 产物气相检测第43-44页
        2.4.1 5-羟甲基糠醛及糠醇胺化产物检测第43页
        2.4.2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加氢产物检测第43-44页
第3章 不同金属组分对5-羟甲基糠醛还原胺化反应的影响第44-57页
    引言第44-45页
    3.1 不同金属催化剂活性考察第45-47页
    3.2 计算方法第47-48页
        3.2.1 表面模型第47页
        3.2.2 计算方法第47-48页
        3.2.3 计算方法验证第48页
    3.3 氢原子在贵金属表面的吸附第48-50页
    3.4 氨气在贵金属表面的吸附第50-51页
    3.5 氢原子与氨气稳定吸附构型分析第51-54页
        3.5.1 Mulliken电荷及构型分析第51-52页
        3.5.2 态密度分析第52-54页
    3.6 讨论第54-55页
    3.7 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不同氧化物载体对5-羟甲基糠醛还原胺化的影响第57-73页
    引言第57页
    4.1 载体活性比较第57-58页
    4.2 计算方法第58-60页
        4.2.1 计算参数设置第58-59页
        4.2.2 计算方法验证第59-60页
    4.3 γ-氧化铝吸附计算第60-63页
        4.3.1 γ-氧化铝的晶胞参数第60页
        4.3.2 γ-氧化铝的表面模型第60-61页
        4.3.3 计算结果与吸附结构讨论第61-63页
    4.4 无定形二氧化硅吸附计算第63-65页
        4.4.1 二氧化硅表面模型第63-64页
        4.4.2 计算结果与吸附结构讨论第64-65页
    4.5 锐钛矿吸附计算第65-67页
        4.5.1 二氧化钛表面模型第65-66页
        4.5.2 计算结果与吸附结构讨论第66-67页
    4.6 不同氧化物载体最佳吸附模型的分析第67-71页
        4.6.1 5-HMF中羟甲基的Mulliken电荷布居第67-69页
        4.6.2 态密度分析第69-71页
    4.7 讨论第71-72页
    4.8 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苯环加氢的Pd/C失活研究第73-82页
    引言第73页
    5.1 Pd/C催化DOP苯环加氢第73-74页
    5.2 不同载体负载Pd催化剂的活性研究第74-76页
    5.3 不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DOP加氢的活性研究第76-81页
        5.3.1 不同金属催化剂应用于DOP加氢的实验研究第76-78页
        5.3.2 DOP在金属表面吸附的理论计算第78-81页
    5.4 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科研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汞离子生物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及其检测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金属配位键的热适性形状记忆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