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银行业务论文--银行会计论文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与IPO前盈余管理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回顾第12-15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3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文献综述第14-15页
    1.4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框架第16-18页
        1.5.1 主要内容第16页
        1.5.2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第18页
    2.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第18-20页
        2.2.1 上市动机第18-19页
        2.2.2 再融资动机第19-20页
        2.2.3 防退市动机第20页
    2.3 金融中介机构对 IPO 公司作用相关理论第20-21页
        2.3.1 认证假说第20页
        2.3.2 监督假说第20-21页
        2.3.3 侵害假说第21页
    2.4 中介声誉与拟上市公司因果关系分析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3-34页
    3.1 盈余管理假设第23页
    3.2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假设第23-25页
        3.2.1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的定义第23-24页
        3.2.2 单个金融中介机构声誉假设第24-25页
        3.2.3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联合作用假设第25页
    3.3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的衡量第25-29页
        3.3.1 风险投资机构声誉衡量第26-27页
        3.3.2 主承销商声誉衡量第27-28页
        3.3.3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衡量第28-29页
    3.4 盈余管理的衡量第29-31页
        3.4.1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第29-30页
        3.4.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第30-31页
    3.5 盈余管理与中介机构声誉回归模型第31-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4-52页
    4.1 样本选择第34页
    4.2 描述性统计第34-44页
        4.2.1 IPO 公司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第34-40页
        4.2.2 盈余管理描述性统计第40-44页
    4.3 多元回归分析中介机构声誉对盈余管理影响第44-49页
    4.4 创业板市场表现及改进建议第49-51页
        4.4.1 创业板市场表现第49页
        4.4.2 规范金融中介机构行为的建议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方式及决策参照点对管理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德阳市东湖乡郊野梦乡乡村旅游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