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及其对上市公司利润和股价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一) 国外研究情况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情况第11-12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与现状第14-20页
 一、"公允"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14-16页
  (一) 真实与公允观念的形成第14-15页
  (二) 真实与公允观念的拓展第15-16页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研究第16-20页
  (一) 各界对公允价值概念的探索第16-17页
  (二) 各会计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第17-19页
  (三)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第19-20页
第三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第20-27页
 一、会计目标理论第20-22页
  (一) 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第20-21页
  (二) 会计目标的革新第21-22页
  (三) 公允价值会计符合决策有用观第22页
 二、价值理论第22-23页
  (一) 均衡价格是价值的真实反映第22-23页
  (二) 公允价值是现实条件下最理想的均衡价格第23页
 三、资本保全理论第23-24页
  (一) 财务资本保全第23页
  (二) 实物资本保全第23-24页
  (三) 实物资本保全的实现必然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第24页
 四、会计计量理论第24-27页
  (一) 对资产的重新定义导致资产计价模式的改变第24-25页
  (二) 资产计价模式的改变引起收益确定方法的变迁第25-27页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第27-38页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运用的进程第27-32页
  (一) 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尝试阶段(1994-2000年)第27-28页
  (二) 公允价值的回避使用阶段(2001-2005年)第28-30页
  (三) 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与全面推广阶段(2006年至今)第30-32页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2-38页
  (一)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2-34页
  (二)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4页
  (三)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4-35页
  (四) 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5-36页
  (五)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第36-38页
第五章 公允价值变动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8-44页
 一、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8-40页
  (一)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与营业利润的趋势分析第38-39页
  (二) 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股价的关系第39-40页
 二、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影响的模型分析第40-44页
  (一)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第40-42页
  (二) 公允价值变动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分析第42-44页
第六章 现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建议第44-49页
 一、对政府部门的建议第44-45页
  (一)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情况第44页
  (二) 政府应致力于消除信息不对称第44-45页
 二、对投资者的投资分析建议第45-49页
  (一) 谨慎使用财务数据第45-46页
  (二) 对分析指标作调整并且多元化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与公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