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5.1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14-15页 |
1.5.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 | 第15-18页 |
2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 第18-30页 |
2.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状况 | 第18-23页 |
2.1.1 快速增长阶段(1978—1984) | 第18-19页 |
2.1.2 增长放缓阶段(1985-1991) | 第19-20页 |
2.1.3 突破性增长阶段(1992—1997) | 第20-21页 |
2.1.4 增长低速阶段(1998—2001) | 第21-22页 |
2.1.5 稳步增长阶段(2002—2012) | 第22-23页 |
2.2 山西农民收入长期处于相对偏低状态 | 第23-30页 |
2.2.1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 第24-25页 |
2.2.2 与周边省份收入差距明显 | 第25-27页 |
2.2.3 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 第27-30页 |
3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 | 第30-40页 |
3.1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历史因素 | 第30页 |
3.2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自然地理因素 | 第30-31页 |
3.2.1 地形地貌 | 第30-31页 |
3.2.2 气候因素 | 第31页 |
3.2.3 土壤因素 | 第31页 |
3.2.4 交通道路因素 | 第31页 |
3.3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社会经济因素 | 第31-35页 |
3.3.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第31-32页 |
3.3.2 农业科技化水平低 | 第32页 |
3.3.3 城镇化水平低 | 第32-33页 |
3.3.4 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困难 | 第33-34页 |
3.3.5 农业结构和布局不平衡 | 第34-35页 |
3.4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因素 | 第35-36页 |
3.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凸显 | 第35-36页 |
3.4.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36页 |
3.5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人文因素 | 第36-40页 |
3.5.1 山西农民的教育素质较低 | 第36-37页 |
3.5.2 山西农村科技人才比较匮乏 | 第37-40页 |
4 山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不利影响 | 第40-44页 |
4.1 对农民自身的影响 | 第40页 |
4.1.1 影响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 第40页 |
4.1.2 影响农民的健康安全状况 | 第40页 |
4.2 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1 不利于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 | 第40-41页 |
4.2.2 不利于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41页 |
4.3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1 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 | 第41-42页 |
4.3.2 影响现代生产工具的应用 | 第42页 |
4.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1 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消费经济的增长 | 第42页 |
4.4.2 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42-43页 |
4.4.3 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43-44页 |
5 促进山西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 第44-54页 |
5.1 发展特色经济变自然劣势为优势 | 第44页 |
5.2 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 第44-46页 |
5.2.1 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5.2.2 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 第45-46页 |
5.2.3 开创农业现代化经营之路 | 第46页 |
5.3 促进农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 第46-47页 |
5.3.1 加大城镇化建设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 第46-47页 |
5.3.2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47页 |
5.4 完善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 | 第47-50页 |
5.4.1 坚持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 第47-48页 |
5.4.2 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第48页 |
5.4.3 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5.4.4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第49页 |
5.4.5 改革扶贫开发机制 | 第49-50页 |
5.5 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才的培养 | 第50-54页 |
5.5.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第50页 |
5.5.2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5.5.3 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 第51页 |
5.5.4 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 第51-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