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选题背景第13-20页
        1.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第13-15页
        1.2.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分类第15-16页
        1.2.3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16-17页
        1.2.4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意义第20页
    1.4 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模型分析第22-44页
    2.1 OpenSEES软件简介第22页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2-28页
        2.2.1 定义梁柱节点单元第23页
        2.2.2 材料本构关系第23-27页
        2.2.3 加载模式第27-28页
        2.2.4 非线性分析第28页
        2.2.5 分析结果输出控制第28页
    2.3 梁柱节点的OpenSEES模型选取第28-31页
    2.4 梁柱节点的模型分析第31-42页
        2.4.1 梁柱节点设计原则第31页
        2.4.2 模型参数确定第31-32页
        2.4.3 节点模型分析第32-33页
        2.4.4 工况分析第33-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Pushover的预制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第44-57页
    3.1 现浇结构工程概况第44-47页
        3.1.1 荷载信息第44-45页
        3.1.2 结构配筋第45-47页
    3.2 预制装配式四层三跨的框架结构设计第47-50页
    3.3 Pushover分析理论第50-51页
        3.3.1 Pushover分析基本理论第50页
        3.3.2 Pushover分析过程第50页
        3.3.3 侧向力分布模式选取第50-51页
        3.3.4 抗震性能评价第51页
    3.4 装配式框架结构OpenSEES模型第51-53页
        3.4.1 框架分析模型建立第51-52页
        3.4.2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2-53页
    3.5 结构分析第53-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基于时程分析的预制装配式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第57-71页
    4.1 时程分析的简述第57页
    4.2 地震波选取第57-58页
    4.3 基于时程分析的两种框架结构的对比分析第58-66页
        4.3.1 两种框架结构的三条地震波的选取第58-62页
        4.3.2 两种框架结构最大侧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第62-64页
        4.3.3 两种框架结构底层的位移时程响应对比第64-66页
    4.4 两种结构的耗能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第66-68页
    4.5 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预应力筋应力应变关系第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郎溪路高架桥二标区段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L型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