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喷粉脱硫流场及温度场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脱硫喷枪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各类常用脱硫剂的优劣与选择 | 第14-18页 |
1.3.1 工业常用的脱硫剂 | 第14-15页 |
1.3.2 四类常见脱硫剂对比 | 第15-17页 |
1.3.3 脱硫剂的选择 | 第17-18页 |
1.4 脱硫喷枪的工作过程研究 | 第18-19页 |
1.4.1 脱硫喷枪的工作过程 | 第18页 |
1.4.2 脱硫喷枪使用破损 | 第18-19页 |
1.5 选题背景和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9-20页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脱硫喷枪的结构优化 | 第21-35页 |
2.1 脱硫设备和装置 | 第21-22页 |
2.2 常见的脱硫喷枪 | 第22-26页 |
2.2.1 常见的脱硫喷枪结构 | 第22-24页 |
2.2.2 常见的脱硫喷枪特点 | 第24-26页 |
2.3 衡量喷枪脱硫效率的动力学因素 | 第26-27页 |
2.3.1 均混时间 | 第26页 |
2.3.2 粉剂穿透比 | 第26-27页 |
2.3.3 停留时间 | 第27页 |
2.4 喷枪结构优化构想 | 第27-28页 |
2.5 喷枪优化结构的数学推论 | 第28-34页 |
2.5.1 搅拌能密度和喷口数量的关系 | 第30-32页 |
2.5.2 镁粉脱硫剂颗粒透比和喷口数量的关系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喷吹过程多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5-64页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5-37页 |
3.1.1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5-37页 |
3.1.2 多相流的建模方法 | 第37页 |
3.2 数值模拟的求解过程 | 第37-42页 |
3.2.1 选择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38页 |
3.2.2 内部流体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3.2.3 内部流体模型网格划分 | 第39-41页 |
3.2.4 计算模拟过程物理参数的选择 | 第41页 |
3.2.5 边界条件和初始化条件 | 第41-42页 |
3.3 多相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63页 |
3.3.1 单孔直筒型喷枪流场 | 第42-50页 |
3.3.2 双侧孔直筒型喷枪原型流场 | 第50-55页 |
3.3.3 S型双侧孔和四侧孔喷枪流场 | 第55-58页 |
3.3.4 优化的双S形五喷口喷枪流场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脱硫剂颗粒的分布研究 | 第64-74页 |
4.1 离散相模型 | 第64页 |
4.2 连续相和离散相的动量质量交换 | 第64-66页 |
4.2.1 动量的交换 | 第65-66页 |
4.2.2 质量的交换 | 第66页 |
4.3 离散相模拟求解过程 | 第66-67页 |
4.3.1 选择数值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66页 |
4.3.2 计算模拟过程物理参数的选择 | 第66-67页 |
4.4 脱硫剂颗粒的扩散与分布分析 | 第67-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脱硫喷枪使用过程温度场研究 | 第74-88页 |
5.1 喷枪模型传热分析理论基础 | 第74-76页 |
5.2 传热数值模拟的求解过程 | 第76-87页 |
5.2.1 喷枪传热模型的建立原则 | 第76页 |
5.2.2 喷枪传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6-78页 |
5.2.3 模型材料的物理参数 | 第78-79页 |
5.2.4 喷吹作业的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79-81页 |
5.2.5 脱硫喷枪模拟单元温度场 | 第81-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