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香豆素结构的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和缩略语说明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荧光第11-12页
        1.2.1 荧光的产生第11-12页
        1.2.2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12页
    1.3 荧光探针的主要设计机理第12-14页
        1.3.1 结合型荧光探针第13页
        1.3.2 置换型荧光探针第13页
        1.3.3 化学计量型荧光探针第13-14页
    1.4 荧光探针的主要识别机理第14-15页
        1.4.1 光致电子转移(PET)第14页
        1.4.2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第14-15页
        1.4.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第15页
    1.5 基于香豆素结构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5.1 基于香豆素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第15-16页
        1.5.2 基于香豆素的阴离子荧光探针第16-18页
        1.5.3 基于香豆素的中性小分子荧光探针第18-19页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9-23页
第2章 基于 7-二乙氨基3羟基香豆素的苯硫酚荧光探针的研究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8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4页
        2.2.2 探针和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24-26页
        2.2.3 探针和分析物储备液的配制第26-27页
        2.2.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27页
        2.2.5 真实水样品中苯硫酚的检测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研究第28页
        2.3.2 pH值影响研究第28-29页
        2.3.3 时间依赖性研第29-30页
        2.3.4 选择性和竞争性研究第30-32页
        2.3.5 浓度依赖性研究第32-34页
        2.3.6 响应机理研究第34-37页
        2.3.7 真实水样中苯硫酚检测结果第37-38页
    2.4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香豆素 6H的苯硫酚荧光探针的研究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3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9-40页
        3.2.2 探针和中间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40-42页
        3.2.3 探针及分析物储备液的制备第42页
        3.2.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42页
        3.2.5 真实水样品苯硫酚的检测第42-43页
        3.2.6 细胞毒和荧光成像实验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研究第43-44页
        3.3.2 pH值影响研究第44页
        3.3.3 时间依赖性研究第44-45页
        3.3.4 选择性和竞争性研究第45-46页
        3.3.5 浓度依赖性研究第46-47页
        3.3.6 响应机理研究第47-49页
        3.3.7 真实水样中苯硫酚检测结果第49页
        3.3.8 细胞毒性和荧光成像研究第49-51页
    3.4 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基于香豆素 6H的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第53-67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实验部分第53-57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53-54页
        4.2.2 探针和中间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4-56页
        4.2.3 探针及分析物储备液的制备第56页
        4.2.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56页
        4.2.5 细胞毒和荧光成像实验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5页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研究第57-58页
        4.3.2 时间依赖性研究第58-59页
        4.3.3 选择性和竞争性研究第59-61页
        4.3.4 浓度依赖性研究第61-62页
        4.3.5 pH值影响研究第62页
        4.3.6 响应机理研究第62-64页
        4.3.7 细胞毒性和荧光成像研究第64-65页
    4.4 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含哌嗪环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荧光性能评价第67-71页
    5.1 仪器与试剂第67页
    5.2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67-7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录第81-97页
致谢第97-99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咯—噻吩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磁分离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型中空纤维膜微萃取耦合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