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1章 民国“历史研究法”发展述略 | 第18-36页 |
1.1 民国“历史研究法”的出现 | 第18-26页 |
1.1.1 民族危亡革故鼎“新” | 第18-21页 |
1.1.2 学制改革应运而生 | 第21-26页 |
1.2“历史研究法”热潮 | 第26-36页 |
1.2.1 文本概况 | 第26-32页 |
1.2.2 发展路径 | 第32-36页 |
第2章 民国“历史研究法”文本的两种倾向 | 第36-45页 |
2.1 从“史撰传统”到“史观学派” | 第36-40页 |
2.1.1 进化史观 | 第36-38页 |
2.1.2 唯物史观 | 第38-40页 |
2.2 从“史考传统”到“史料学派” | 第40-45页 |
2.2.1 史料研究范围的扩展 | 第40-42页 |
2.2.2 史料的整理 | 第42-45页 |
第3章“历史研究法”的科学性尝试 | 第45-53页 |
3.1 民国“历史研究法”对科学性的追求 | 第45-50页 |
3.1.1“历史研究法”是什么 | 第45-47页 |
3.1.2“历史研究法”从“模糊泛泛”到“具体明确” | 第47-50页 |
3.2 民国“历史研究法”对新旧史学关系的探索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