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HPS的形成 | 第15-23页 |
1.1 &HPS形成的历史契机 | 第15-19页 |
1.1.1 HPS传统的深化 | 第15-17页 |
1.1.2 科学哲学的进路尝试 | 第17-19页 |
1.2 &HPS的形成过程 | 第19-20页 |
1.3 &HPS面临的挑战 | 第20-23页 |
1.3.1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结合的基础何在 | 第20-21页 |
1.3.2 描述的历史与规范的哲学如何结合 | 第21页 |
1.3.3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如何从HPS中受益 | 第21-23页 |
第二章 &HPS中的代表性模式 | 第23-42页 |
2.1 罗纳德·吉尔的自然主义路径 | 第23-29页 |
2.1.1 认知科学进路 | 第24-27页 |
2.1.2 科学社会学进路 | 第27-29页 |
2.2 哈索克·张的补充科学路径 | 第29-33页 |
2.2.1 恢复被遗忘的科学知识 | 第31页 |
2.2.2 批判意识 | 第31-32页 |
2.2.3 科学知识的新发展 | 第32-33页 |
2.3 肯尼斯·卡内瓦的科学思想史路径 | 第33-37页 |
2.3.1 “互补性”目标 | 第34-35页 |
2.3.2 术语认同 | 第35-37页 |
2.4 &HPS中的其他典型模式 | 第37-42页 |
2.4.1 尤塔·石克尔的方法论路径 | 第37-39页 |
2.4.2 大卫·米勒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路径 | 第39-42页 |
第三章 &HPS总评 | 第42-48页 |
3.1 &HPS的特征 | 第42-44页 |
3.2 &HPS的成果举例 | 第44-45页 |
3.3 &HPS的困境 | 第45-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