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不同排放源清单对于京津冀PM2.5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4页
        1.2.1 亚洲及中国排放清单研究第8-11页
            1.2.1.1 TRACE-P清单第9-10页
            1.2.1.2 INTEX-B清单第10页
            1.2.1.3 REAS1.1/2.1第10-11页
            1.2.1.4 MIX排放清单第11页
        1.2.2 国内排放清单第11-13页
        1.2.3 国外排放清单研究第13-14页
    1.3 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模拟研究第14-16页
    1.4 问题提出第16-17页
第二章 排放清单对比第17-32页
    2.1 排放清单介绍第17-18页
        2.1.1 INTEX_B清单第17页
        2.1.2 MEIC清单第17-18页
    2.2 清单排放对比第18-30页
        2.2.1 年排放总量对比第18-22页
        2.2.2 季节排放对比第22-25页
        2.2.3 排放清单空间分布对比第25-30页
    2.3 本章总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模式介绍及模拟设置第32-41页
    3.1 模式介绍第32页
    3.2 模式设置第32-34页
    3.3 排放源选择第34页
    3.4 观测数据来源和站点分布第34-35页
    3.5 气象场模拟结果与观测对比第35-38页
    3.6 PM_(2.5)模拟结果与观测对比第38-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排放源对模拟结果影响第41-65页
    4.1 日变化第41-49页
    4.2 季节变化第49-51页
    4.3 空间分布第51-58页
    4.4 化学组分对比第58-62页
    4.5 三种清单模拟效果对比第62-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总结第65-66页
    5.2 论文特点和创新点第66页
    5.3 未来工作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太阳光谱观测反演大气SO2和O3柱浓度
下一篇:中国东部典型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研究及卫星AOD产品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