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 本文工作安排与作者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片集成波导理论与设计基础 | 第24-38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基片集成波导基本实现结构及其改进结构 | 第24-29页 |
2.2.1 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结构 | 第24-26页 |
2.2.2 半模基片集成波导 | 第26-27页 |
2.2.3 脊基片集成波导 | 第27-28页 |
2.2.4 折叠基片集成波导 | 第28-29页 |
2.3 基片集成波导研究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3.1 基片集成波导全波分析法 | 第29-30页 |
2.3.2 基片集成波导等效模型法 | 第30-31页 |
2.3.3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分析法 | 第31-32页 |
2.4 基片集成波导与其它平面传输线过渡转换器研究 | 第32-36页 |
2.4.1 基于微带线的SIW转换器 | 第32-35页 |
2.4.2 基于共面波导的SIW转换器 | 第35-36页 |
2.5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宽带高次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设计 | 第38-54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基于缝隙的宽带TE_(20)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 | 第39-44页 |
3.2.1 缝隙转换器设计理论 | 第39-40页 |
3.2.2 转换器结构及其等效电路 | 第40-42页 |
3.2.3 缝隙转换器模型及仿真 | 第42-44页 |
3.3 基于槽线与微带激励的宽带TE_(20)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 | 第44-47页 |
3.3.1 槽线转换器的结构与等效电路 | 第44-45页 |
3.3.2 槽线转换器的模型及仿真 | 第45-47页 |
3.4 基于过模的宽带TE_(20)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 | 第47-49页 |
3.4.1 过模转换器结构 | 第47页 |
3.4.2 过模转换器仿真结果 | 第47-49页 |
3.5 基于模式转换的弯角TE_(20)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 | 第49-53页 |
3.5.1 模式转换器设计理论 | 第49-51页 |
3.5.2 弯角转换器模型及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3.6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基于高次模的单层平面基片集成波导魔T设计 | 第54-60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基于缝隙转换器的TE_(20)模单层平面SIW魔T设计 | 第54-58页 |
4.2.1 基于缝隙转换器的平面魔T结构 | 第54-55页 |
4.2.2 平面魔T工作模式分析 | 第55-56页 |
4.2.3 基于缝隙转换器的平面魔T仿真与实测结果 | 第56-58页 |
4.3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基于高次模的单层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 | 第60-74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基础 | 第60-68页 |
5.2.1 波导馈电缝隙 | 第61-63页 |
5.2.2 波导线性缝隙阵列天线的设计公式 | 第63-67页 |
5.2.3 波导宽壁上纵向缝隙阵列天线设计步骤 | 第67-68页 |
5.3 TE_(20)模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 | 第68-71页 |
5.4 小结 | 第71-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研究内容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