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灌溉用水的测量与统计论文

山东省节水灌溉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绪论第9-1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第10-11页
2、山东省基本省情和水资源状况第11-20页
    2.1 山东省基本省情第11-14页
        2.1.1 水文气象第11-12页
        2.1.2 地形地貌第12-13页
        2.1.3 灌区类型第13-14页
    2.2 水资源特点第14-15页
        2.2.1 水资源量第14页
        2.2.2 水资源特点第14-15页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第15-20页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16-19页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3、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及内涵第20-25页
    3.1 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第20-22页
        3.1.1 农业节水是水安全保障第20-21页
        3.1.2 农业节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1页
        3.1.3 农业节水是粮食安全的保障第21页
        3.1.4 农业节水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第21-22页
    3.2 农业节水的内涵第22-25页
        3.1.1 农业节水的概念第22-23页
        3.1.2、农业节水的体系第23-25页
4、国内农业节水发展状况第25-37页
    4.1 国外农业节水发展动态第25-31页
        4.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第25-27页
        4.1.2 高标准的节水工程与先进节水设备第27-28页
        4.1.3 注重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研究第28-29页
        4.1.4 先进的节水管理技术第29-30页
        4.1.5 有效的农业节水运行管理机制第30-31页
    4.2 国内农业节水发展现状第31-37页
        4.2.1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现状第31-35页
            4.2.1.1 渠道防渗技术第31页
            4.2.1.2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第31-32页
            4.2.1.3 喷灌技术第32页
            4.2.1.4 微灌技术第32-33页
            4.2.1.5 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第33页
            4.2.1.6 综合农业节水技术第33-34页
            4.2.1.7 雨水汇集利用技术第34页
            4.2.1.8 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第34-35页
        4.2.2 农业节水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4.2.2.1 灌区工程老化第35页
            4.2.2.2 农业节水政策法规不健全第35页
            4.2.2.3 农业灌溉水价偏低第35页
            4.2.2.4 农业节水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理顺第35-36页
            4.2.2.5 认识不到位第36-37页
5、山东省农业节水发展的战略目标第37-48页
    5.1 指导思想第37页
    5.2 基本原则第37-38页
    5.3 农业用水需求及节水目标第38-48页
        5.3.1 农业可用水量预测第38-40页
        5.3.2 节水目标第40-48页
            5.3.2.1 基本情况预测第40-42页
            5.3.2.2 农业节水发展具体目标预测第42-48页
6、实现山东省农业节水发展目标的对策第48-65页
    6.1 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分类指导第48-57页
        6.1.1 农业节水区域划分第48页
        6.1.2 农业节水分区的概况与发展方向第48-51页
            6.1.2.1 胶东半岛经济发达高效农业节水分区第48-49页
            6.1.2.2 鲁中南低山丘陵渠灌农业节水区第49-50页
            6.1.2.3 鲁西北引黄井渠结合灌溉农业节水区第50-51页
        6.1.3 沿黄地区水资源综综合调度模型第51-57页
            6.1.3.1 目标函数第51页
            6.1.3.2 约束条件第51-53页
            6.1.3.3.临清市示范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计算第53-56页
            6.1.3.4 地表水、地下水调控运用效果第56-57页
    6.2 实施农业节水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第57-58页
        6.2.1 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含义与意义第57页
        6.2.2 农业节水的建设规模化与标准化措施第57-58页
        6.2.3 加强立项与建设的标准化管理第58页
        6.2.4 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和效益跟踪评估机制第58页
    6.3 加快激励农业节水发展的政策建设第58-60页
        6.3.1、进一步完善农业节水发展的投入机制,加大农业节水的投入力度第58-59页
        6.3.2 改革现行的农业用水的水权制度第59页
        6.3.3 建立完善的农业用水的水价体系第59-60页
    6.4 完善农业节水运行机制与管理服务体系第60-61页
        6.4.1 建立适应现有生产体制的农业用水运行机制第60-61页
        6.4.2 农业节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与管理的模式第61页
    6.5 全面实施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第61-65页
        6.5.1 加快高效用水的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第61页
        6.5.2 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措施第61-62页
        6.5.3 全面提高农业节水的管理水平第62-65页
7、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静止图像编码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药单体化合物—芍药苷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