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务会计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法务会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5-18页 |
2 法务会计基本理论 | 第18-33页 |
2.1 法务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 第18-19页 |
2.2 法务会计概念界定 | 第19-26页 |
2.3 法务会计目标 | 第26页 |
2.4 法务会计假设 | 第26-28页 |
2.5 法务会计对象 | 第28页 |
2.6 法务会计主体 | 第28-30页 |
2.7 法务会计的特征 | 第30-33页 |
3 法务会计实践应用 | 第33-44页 |
3.1 法务会计应用范围 | 第33-34页 |
3.2 法务会计业务分类 | 第34-36页 |
3.3 法务会计服务项目 | 第36-39页 |
3.4 法务会计工作程序 | 第39-44页 |
4 我国法务会计社会需求和认知度的调查和分析 | 第44-59页 |
4.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5-55页 |
4.3 结论分析 | 第55-59页 |
5 法务会计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9-69页 |
5.1 法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及准则的国际经验 | 第59-60页 |
5.2 法务会计相关组织机构的国际经验 | 第60-63页 |
5.3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国际经验 | 第63-65页 |
5.4 法务会计资格认证的国际经验 | 第65-66页 |
5.5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 | 第66-68页 |
5.6 法务会计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68-69页 |
6 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构想及趋势展望 | 第69-76页 |
6.1 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构想 | 第69-75页 |
6.2 我国法务会计趋势展望 | 第75-76页 |
7 结束语 | 第76-80页 |
7.1 本文研究的局限 | 第76页 |
7.2 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