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烟草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香辛料对卷烟中霉变菌抑菌作用研究及霉菌生长预测模型建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烟草霉变的主要因素第9-11页
        1.1.1 寄主第9-10页
        1.1.2 病原第10页
        1.1.3 环境因素第10-11页
    1.2 储烟防霉技术第11-14页
        1.2.1 物理防霉法第11页
        1.2.2 生物防霉法第11-12页
        1.2.3 传统化学防霉法第12-13页
        1.2.4 植物源防腐剂第13-14页
    1.3 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1 初级模型第14页
        1.3.2 二级模型第14页
        1.3.3 三级模型第14-15页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2章 卷烟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第18-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2.1.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1.2 主要设备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2页
        2.2.1 腐败菌的分离、纯化第19页
        2.2.2 霉菌的鉴定第19-20页
        2.2.3 生理生化特征第20页
        2.2.4 18SrDNA目标片断的PCR扩增第20-21页
        2.2.5 18SrDNA序列的比对第21-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2.3.1 卷烟中分离出的优势菌种第22-23页
        2.3.2 显微镜观察第23页
        2.3.3 生理生化分析第23-24页
        2.3.4 菌种18SrDNA的PCR扩增第24-25页
        2.3.5 菌种A18SrDNA序列的测定第25-26页
        2.3.6 菌种M18SrDNA序列的测定第26-27页
        2.3.7 菌种P18SrDNA序列的测定第27页
        2.3.8 菌种S18SrDNA序列的测定第27-29页
    2.4 讨论第29页
    2.5 总结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1页
第3章 香辛料复配提取物对卷烟中腐败菌抑菌作用的研究第31-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3.1.1 实验材料第32页
        3.1.2 主要设备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2.1 抑菌物质的提取第32页
        3.2.2 菌悬液的制备第32-33页
        3.2.3 抑菌性实验方法第33页
        3.2.4 提取液的复配第33-34页
        3.2.5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34页
        3.2.6 复配提取液对混合菌种的抑制作用第3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3.3.1 不同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第34-36页
        3.3.2 筛选提取液对卷烟中优势菌种的作用第36页
        3.3.3 提取液复配比的确定第36-38页
        3.3.4 最小抑菌浓度(MIC)第38页
        3.3.5 复配提取液对混合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第38页
    3.4 讨论第38-39页
    3.5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4章 杂色曲霉生长及复配提取液对其影响的生长模型的建立第42-5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4.1.1 实验材料第42页
        4.1.2 主要设备第42-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4页
        4.2.1 温度、水分活度对杂色曲霉生长的影响第43页
        4.2.2 复配提取液对杂色曲霉生长的影响第43页
        4.2.3 生长模型的拟合第43-44页
        4.2.4 模型的验证与可靠性评价第4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4.3.1 不同温度下杂色曲霉菌落直径的变化第44-47页
        4.3.2 不同复配液浓度作用下的菌落生长第47-48页
        4.3.3 不同初级模型的建立与比较第48-50页
    4.4 讨论第50-51页
    4.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全文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吉卷烟厂综合能源测控与管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活性染料皂洗工艺优化及皂洗剂复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