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论我国环境教育法--从义务教育阶段出发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环境教育概述第11-16页
    1.1 环境教育的历史背景第11-12页
    1.2 环境教育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1.2.1 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定义第12页
        1.2.2 学者的定义第12-13页
        1.2.3 法律公文中的定义第13页
    1.3 环境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第13-14页
        1.3.1 环境教育是培养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第13-14页
        1.3.2 环境教育是普及环保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第14页
        1.3.3 环境教育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第14页
    1.4 环境教育立法之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要性第14-16页
        1.4.1 环境教育缺乏强制性和普遍性第15页
        1.4.2 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环境教育目的的实现第15页
        1.4.3 环境教育法制化为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第15-16页
第二章 国外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与学校实践经验第16-22页
    2.1. 发达国家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与学校实践经验第16-20页
        2.1.1 美国第16-17页
        2.1.2 日本第17-18页
        2.1.3 欧洲第18-19页
        2.1.4 小结第19-20页
    2.2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与学校实践经验第20-22页
        2.2.1 巴西第20-21页
        2.2.2 菲律宾第21页
        2.2.3 印度第21页
        2.2.4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法律制度的现状第22-28页
    3.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法制化的发展历程第22-24页
        3.1.1 兴起阶段第22页
        3.1.2 探索阶段第22-23页
        3.1.3 发展现状第23-24页
    3.2 我国环境教育的阶段性特征第24-25页
    3.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法制化的影响因素第25-28页
        3.3.1 整体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第25-26页
        3.3.2 环境教育中基础教育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第26页
        3.3.3 环境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规则可依第26-28页
第四章 构建我国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中学校教育体系第28-33页
    4.1 环境教育法的立法依据和目的第28页
    4.2 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第28-33页
        4.2.1 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主体及其职责第29-30页
        4.2.2 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第30-31页
        4.2.3 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第31页
        4.2.4 建立环境教育激励制度第31-32页
        4.2.5 健全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制度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以延边朝鲜族留守儿童为例
下一篇:基于单分组散列函数的移动RFID认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