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灰水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第11-16页
        1.1.1 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第11页
        1.1.2 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第11-12页
        1.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第12-16页
    1.2 厌氧处理技术第16-18页
        1.2.1 厌氧工艺原理第16-17页
        1.2.2 高效厌氧工艺特点第17-18页
    1.3 人工湿地技术概述第18-25页
        1.3.1 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基本概念第18-19页
        1.3.2 人工湿地的发展与应用第19-21页
        1.3.3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特点第21-22页
        1.3.4 人工湿地的构成第22-24页
        1.3.5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第24-25页
        1.3.6 湿地系统的优点与缺陷第25页
    1.4 课题研究背景第25-27页
        1.4.1 课题来源第25页
        1.4.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4.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水质指标测定第27-31页
    2.1 试验测定指标第27页
    2.2 试验测定方法第27-31页
        2.2.1 COD_(Cr)的测定第27-28页
        2.2.2 总磷的测定第28页
        2.2.3 总氮的测定第28-29页
        2.2.4 氨氮的测定第29-31页
第三章 农村生活灰水水量及水质特征第31-38页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1页
    3.2 农村生活灰水的水量特征第31-32页
    3.3 农村生活灰水中厨房水与洗涤废水用水量比例关系第32页
    3.4 农村生活灰水的水质特征第32-37页
        3.4.1 生活灰水中 COD_(Cr)浓度第33-34页
        3.4.2 生活灰水中 N_H4~+-N 浓度第34-35页
        3.4.3 生活灰水中 TN 浓度第35-36页
        3.4.4 生活灰水中 TP 浓度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三格厌氧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38-47页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4.1.1 试验装置第38页
        4.1.2 接种污泥第38页
        4.1.3 试验污水水质第38-39页
        4.1.4 启动试验过程第39页
        4.1.5 运行参数优化试验过程第39-40页
    4.2 农村分散式生活灰水的厌氧启动特性研究第40页
    4.3 三格厌氧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40-44页
        4.3.1 pH 值变化第40-41页
        4.3.2 COD_(Cr)去除效能研究第41-42页
        4.3.3 N_H4~+-N 去除效能研究第42页
        4.3.4 对 TN 的去除效能第42-43页
        4.3.5 对 P 的去除效能第43-44页
    4.4 不同运行参数下厌氧池的处理效能研究第44-46页
        4.4.1 温度对厌氧池性能研究第44页
        4.4.2 厌氧池抗水质冲击负荷性能研究第44-45页
        4.4.3 厌氧池抗水力冲击负荷性能研究第45-46页
    4.5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红壤对磷的吸附特性第47-52页
    5.1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47页
    5.2 试验方法与结果讨论第47-50页
        5.2.1 吸附动力学试验方法第47页
        5.2.2 等温吸附试验第47-48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5.3 吸附的影响因子第50-51页
        5.3.1 温度第50-51页
        5.3.2 pH第51页
    5.4 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52-61页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6.1.1 人工湿地装置第52页
        6.1.2 运行阶段第52-53页
        6.1.3 人工湿地进水水质第53页
    6.2 人工湿地对 COD_(Cr)的去除效果第53-54页
    6.3 人工湿地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第54-55页
    6.4 人工湿地对 TN 的去除效果第55-56页
    6.5 人工湿地对 TP 的去除效果第56-57页
    6.6 人工湿地不同温度下性能研究第57-59页
    6.7 人工湿地抗水力冲击负荷性能研究第59页
    6.8 小结第59-61页
第七章 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61-65页
    7.0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61页
    7.1 组合系统对 COD_(Cr)的去除效果分析第61-62页
    7.2 组合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分析第62-63页
    7.3 组合系统对 TN 的去除效果分析第63页
    7.4 组合系统对 TP 的去除效果分析第63-64页
    7.5 小结第64-6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8.1 结论第65-66页
    8.2 建议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气压直流弧斑等离子体除鳞及其放电特性研究
下一篇:太阳电池应用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