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言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稀土发光材料介绍 | 第12-15页 |
1.1.1 稀土元素 | 第12-13页 |
1.1.2 稀土离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性质 | 第13-15页 |
1.1.3 稀土发光材料的种类 | 第15页 |
1.2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 | 第15-18页 |
1.2.1 上转换发光 | 第15-16页 |
1.2.2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组成 | 第16-18页 |
1.3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 | 第18-19页 |
1.4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 | 第19-24页 |
1.4.1 生物检测 | 第19页 |
1.4.2 多模式生物成像 | 第19-23页 |
1.4.3 药物运输 | 第23页 |
1.4.4 药物治疗 | 第23-2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2 稀土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理与合成 | 第26-40页 |
2.1 稀土上转换发光机理 | 第26-30页 |
2.2 影响上转换发光效率的因素 | 第30-32页 |
2.3 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 | 第32-33页 |
2.4 稀土上转换材料常用的合成方法 | 第33-34页 |
2.5 溶剂热法合成NaYF_4上转换材料 | 第34-37页 |
2.5.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2.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2.5.3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2.5.4 溶剂热法的合成机理 | 第36-37页 |
2.6 材料测试与表征 | 第37-40页 |
2.6.1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7-38页 |
2.6.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8页 |
2.6.3 荧光发射光谱 | 第38页 |
2.6.4 荧光寿命 | 第38-40页 |
3 NaYF_4:Yb~(3+)/Er~(3+)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40页 |
3.2 NaYF_4:Yb~(3+)/Er~(3+)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5页 |
3.2.1 NaYF_4:Yb~(3+)/Er~(3+)纳米晶的结构与形貌 | 第41-42页 |
3.2.2 NaYF_4:Yb~(3+)/Er~(3+)纳米晶的荧光性能 | 第42-43页 |
3.2.3 NaYF_4:Yb~(3+)/Er~(3+)纳米晶的发光机制 | 第43-45页 |
3.3 反应条件对NaYF_4:Yb~(3+)/Er~(3+)纳米晶合成的影响 | 第45-54页 |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8-50页 |
3.3.3 油酸用量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4 掺杂浓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808nm激发下NaYF_4:Yb~(3+)/Er~(3+)/Nd~(3+)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 | 第56-76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56-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73页 |
4.3.1 XRD和TEM分析 | 第57-60页 |
4.3.2 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 | 第60-65页 |
4.3.3 荧光寿命分析 | 第65-70页 |
4.3.4 发光机制分析 | 第70-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5 大浓度Nd~(3+)离子掺杂NaYF_4:Yb~(3+)/Er~(3+)纳米晶的晶体类型研究 | 第76-80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76页 |
5.2 TEM结果 | 第76-77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