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为“口袋罪”正名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1页
 一、研究“口袋罪”的现实意义第8-9页
 二、研究“口袋罪”的理论意义第9-11页
  (一) 涉及刑法立法论第9页
  (二) 涉及刑法解释论和刑法本质第9页
  (三) 涉及刑法理论的构成要件论和行为论第9-11页
第一章 “口袋罪”概念不准确第11-19页
 一、“口袋罪”概念的提出以及沿革第11-13页
  (一) 刑法学界“口袋罪”概念的提出以及沿革第11-12页
  (二) 立法机关对“口袋罪”概念的使用第12-13页
 二、“口袋罪”特征不准确第13-19页
  (一) “罪状模糊、涵盖太广”不是“口袋罪”特征第14-16页
  (二) “不易与其他罪名区分”不是“口袋罪”特征第16-17页
  (三) “罪刑不均”不是“口袋罪”特征第17-19页
第二章 浅析提出“口袋罪”概念的背景第19-30页
 一、刑法典“立法粗糙”第19-21页
 二、司法制度不完善第21-23页
  (一) 司法不独立第21-22页
  (二) 法官不独立第22页
  (三) 法官整体素质不高第22-23页
 三、刑法学理论落后第23-30页
  (一) 刑法学研究的落脚点存在偏差,长期关注刑法立法论,忽略刑法解释论第24-25页
  (二) 学者对刑法的态度有偏差第25页
  (三) 刑法不是批判的对象第25-26页
  (四) 刑法理论不能批判立法,应该关注司法第26-30页
第三章 “口袋罪”模式存在的理论原因和优点第30-38页
 一、“口袋罪”是立法的结果第30-34页
  (一) 法律规定的局限性和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必然出现“口袋罪”第30-31页
  (二) “口袋罪”与罪刑法定原则以及明确性原则不冲突第31-33页
  (三) 分析刑法第225 条第4 项的合理性第33-34页
 二、“口袋罪”模式的优点第34-38页
  (一) 恰当的概括、模糊的美第34-35页
  (二) 有针对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35-36页
  (三) “口袋罪”体现我国的立法传统第36-38页
第四章 合理解释“口袋罪”第38-45页
 一、抽象式思维不可取第38-40页
 二、树立类型化思维第40-42页
 三、用类型化思维解释“口袋罪”第42-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帮助犯的成立及处罚
下一篇:英美法系法人刑事责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