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简介 | 第11-13页 |
1.1.1 生物质利用现状及基本组成 | 第11页 |
1.1.2 生物质能特点 | 第11页 |
1.1.3 生物质转化技术 | 第11-13页 |
1.2 亚/超临界液化技术在生物油制备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1.2.1 超临界流体简介 | 第13-15页 |
1.2.2 亚/超临界液化生物质制备生物油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3 无机元素对燃料利用过程造成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 第18-21页 |
1.3.1 无机元素的存在对燃料利用过程造成的危害 | 第18-19页 |
1.3.2 无机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1.4 原油及其产品中无机元素含量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生物质液化过程无机元素分布及转化特性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玉米秸秆液化过程液化产物的分布特性 | 第25-34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实验设备、原料及试剂 | 第25-27页 |
2.2.1 实验设备及操作方法 | 第25-26页 |
2.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6-27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2.4 液化条件对玉米秸秆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28-33页 |
2.4.1 液化条件对玉米秸秆液化转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液化温度对玉米秸秆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3 液化溶剂对玉米秸秆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玉米秸秆液化产物中主要无机元素的浓度分析 | 第34-43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实验设备、原料及试剂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设备 | 第34页 |
3.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34-35页 |
3.3 液化产物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3.3.1 生物油的预处理 | 第35页 |
3.3.2 生物炭的预处理 | 第35页 |
3.3.3 水相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3.4 液化产物生物油中主要无机元素的浓度分析 | 第36-39页 |
3.4.1 液化温度对生物油中主要无机元素浓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2 液化溶剂对生物油中主要无机元素浓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液化产物生物炭中主要无机元素的浓度分析 | 第39-42页 |
3.5.1 液化温度对生物炭中主要无机元素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2 液化溶剂对生物炭中主要无机元素浓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的分布特性 | 第43-49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43页 |
4.3 液化条件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 第43-47页 |
4.3.1 液化温度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4.3.2 液化溶剂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的转化特性 | 第49-58页 |
5.1 前言 | 第49-5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5.2.1 实验设备 | 第50页 |
5.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50页 |
5.2.3 实验过程 | 第50-51页 |
5.3 液化条件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 第51-57页 |
5.3.1 液化温度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5.3.2 液化溶剂对玉米秸秆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