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油画技法论文

情感倾向在表现性油画中的导向性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1 表现主义的绘画第11-14页
    1.1 再现性绘画与表现性绘画比较第11-12页
    1.2 表现主义的绘画概念第12-14页
2 表现性绘画的形成及发展第14-17页
    2.1 西方表现性绘画的理论支撑与情感因素第14-15页
        2.1.1 西方表现性绘画的理论支撑第14-15页
        2.1.2 西方表现主义的绘画产生的情感因素第15页
    2.2 表现性绘画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第15-17页
        2.2.1 中国传统表现性绘画理论第15-16页
        2.2.2 中国当代表现性绘画形成及其中的自我情感诉求第16-17页
3 西方表现性艺术家创作中的情感释放第17-23页
    3.1 西方表现主义的绘画形成前提第17页
    3.2 梵高——表现主义的前辈第17-19页
    3.3 爱德华·蒙克——用心灵在创作的表现主义大师第19-20页
    3.4 安塞姆·基弗——个人情感与历史追思的深刻演绎第20-23页
4 表现性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第23-31页
    4.1 中国表现性油画家情感表达与表现性绘画语言的具体表现第23-29页
        4.1.1 林风眠——个人气质与表现主义形式结合的探索第23页
        4.1.2 尚扬——“与时俱进”的表现主义油画家第23-25页
        4.1.3 当代油画家在形式上的自由选择第25-27页
            4.1.3.1 毛焰——只是专注做艺术第25-26页
            4.1.3.2 朝戈——深入心灵的直观情感表达第26-27页
        4.1.4 中国当代女画家的表现性油画语言运用第27-29页
            4.1.4.1 阎平——阳光下对人生的热爱与思考第27-28页
            4.1.4.2 徐晓燕——用深情的画笔触摸生命的深度第28-29页
    4.2 当代表现性油画大展第29-31页
5 现今表现性绘画的矛盾及思考第31-34页
    5.1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笔墨等于零”第31页
    5.2 表现性绘画在中国“重现”后遇到的问题第31-32页
    5.3 将矛盾进行转化的思考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后记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怀斯的绘画风格对中国油画家的影响
下一篇:结构呈现孤独—多伊格绘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