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农民业余教育论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言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22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2页
        1.2.3 文献述评第22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22-24页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1.3.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3.3 研究内容第24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4-25页
        1.4.1 研究创新之处第25页
        1.4.2 研究不足第25页
    1.5 样本与数据说明第25-26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6-30页
    2.1 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第26-27页
        2.1.1 农民第26-27页
        2.1.2 新型职业农民第27页
    2.2 培训与培训模式第27-28页
        2.2.1 培训第27-28页
        2.2.2 培训模式第28页
    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第28-29页
    2.4 理论基础第29-30页
        2.4.1 人力资本理论第29-30页
        2.4.2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30页
        2.4.3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第30页
3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与供需均衡分析第30-39页
    3.1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第30-35页
        3.1.1 培训政策与措施第30-32页
        3.1.2 培训机构与体系第32-33页
        3.1.3 培训成效与特点第33-34页
        3.1.4 培训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3.2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第35-39页
        3.2.1 培训供给分析第35-36页
        3.2.2 培训需求分析第36-38页
        3.2.3 培训供需均衡总体表现第38-39页
        3.2.4 影响供需均衡的原因分析第39页
4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析第39-49页
    4.1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概述第40页
    4.2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型模式介绍第40-46页
        4.2.1 崇州市“双培训”模式第40-42页
        4.2.2 金堂县“面+点”培训模式第42-44页
        4.2.3 蒲江院校培训模式第44-46页
    4.3 典型模式运作方式比较分析第46-48页
        4.3.1 培训对象第46-47页
        4.3.2 培训机构与师资第47页
        4.3.3 培训方式与内容第47-48页
        4.3.4 培训资金构成第48页
    4.4 典型模式适用性分析第48-49页
5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第49-56页
    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49-51页
    5.2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51-55页
        5.2.1 模型选择第51-52页
        5.2.2 变量设定第52-53页
        5.2.3 模型运行结果第53页
        5.2.4 实证结果分析第53-55页
    5.3 小结第55-56页
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第56-61页
    6.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原则与思路第56-57页
        6.1.1 模式构建原则第56页
        6.1.2 模式构建思路第56-57页
    6.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制度设计第57-59页
        6.2.1 培训对象选拔制度设计第57-58页
        6.2.2 培训实施环节制度设计第58页
        6.2.3 职业农民认证管理制度第58-59页
    6.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构建制度保障第59-61页
        6.3.1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领导管理制度第59页
        6.3.2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制度第59页
        6.3.3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多元投资制度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农业信贷的绩效研究
下一篇:企业历史绩效反馈对并购的影响:现金流权及两权偏离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