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纳米Al2O3补强耐磨橡胶衬板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22页
    1.1 衬板材料发展概况第9-11页
        1.1.1 金属衬板第9-10页
        1.1.2 橡胶衬板第10-11页
    1.2 橡胶的磨耗性能研究概况第11-16页
        1.2.1 橡胶磨耗的特点第11页
        1.2.2 橡胶磨耗性能的试验表征方法第11-12页
        1.2.3 橡胶磨耗的影响因素第12-15页
        1.2.4 通过磨耗机理研究以提高橡胶耐磨性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橡胶的耐热性能研究概况第16-19页
        1.3.1 耐热橡胶第16-17页
        1.3.2 耐热橡胶的特征及配方设计第17-19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9-22页
        1.4.1 课题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2-23页
    2.3 实验配方及制备工艺第23页
        2.3.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第23页
        2.3.2 硫化胶试样制备第23页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23-26页
        2.4.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测试第23页
        2.4.2 橡胶加工性能的RPA分析第23页
        2.4.3 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测定第23-24页
        2.4.4 硫化胶的耐磨耗性能测定第24页
        2.4.5 硫化胶的交联密度测试第24-25页
        2.4.6 硫化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测定第25页
        2.4.7 硫化胶的热失重TG/DTG分析第25页
        2.4.8 硫化胶玻璃化转变的DSC分析第25页
        2.4.9 硫化胶微观形态结构的SEM分析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7页
    3.1 超细Al_2O_3对NR/BR/炭黑衬板胶料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第26-31页
        3.1.1 Al_2O_3的填充量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第26-29页
            3.1.1.1 Al_2O_3的填充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3.1.1.2 Al_2O_3的填充量对硫化胶耐磨耗性能的影响第27页
            3.1.1.3 Al_2O_3的填充量对硫化胶耐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3.1.2 Al_2O_3的粒径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第29-31页
            3.1.2.1 Al_2O_3的粒径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3.1.2.2 Al_2O_3的粒径对硫化胶耐磨耗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3.2 纳米Al_2O_3对NR/BR/炭黑衬板胶料性能的影响第31-47页
        3.2.1 纳米Al_2O_3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2 混炼胶的RPA分析第32-35页
            3.2.2.1 应变扫描分析第32-33页
            3.2.2.2 温度扫描第33-35页
        3.2.3 纳米Al_2O_3对硫化胶机械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3.1 纳米Al_2O_3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35页
            3.2.3.2 纳米Al_2O_3对硫化胶耐磨耗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2.4 纳米Al_2O_3对硫化胶的交联密度的影响第36-38页
        3.2.5 硫化胶的耐热稳定性分析第38-43页
            3.2.5.1 硫化胶的热重(TG/DTG)谱图分析第38-40页
            3.2.5.2 硫化胶中天然橡胶(NR)的热重热降解率分析第40-42页
            3.2.5.3 硫化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研究第42-43页
        3.2.6 硫化胶玻璃化转变的DSC分析第43-45页
        3.2.7 硫化胶微观形态结构的SEM分析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风情小镇型分时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的现代养生园林设计--以崇州市羊马镇棠湖养生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