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8页 |
符号说明 | 第19-20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20-31页 |
1 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展 | 第20-21页 |
2 冠状动脉介入术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 第21-26页 |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概况 | 第21-22页 |
2.2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 | 第22-24页 |
2.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第24-26页 |
3 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并发症及治疗 | 第26-28页 |
3.1 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并发症 | 第26-27页 |
3.2 预后及并发症治疗手段 | 第27-28页 |
4 冠状动脉介入术与阿托伐他汀 | 第28-31页 |
4.1 阿托伐他汀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4.2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的可行性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1-79页 |
第一章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作用 | 第33-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1.4 检测指标 | 第34-36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 | 第36-43页 |
2.1 各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 第36-37页 |
2.2 各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指标 | 第37-38页 |
2.3 TIMI血流分级情况 | 第38-39页 |
2.4 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 | 第39-40页 |
2.5 肌酸激酶含量变化 | 第40-41页 |
2.6 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变化 | 第41页 |
2.7 肌钙蛋白T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2.8 3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50页 |
3.1 各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比较 | 第43页 |
3.2 阿托伐他汀对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阿托伐他汀对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 阿托伐他汀对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3.5 阿托伐他汀对肌钙蛋白T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6 阿托伐他汀对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7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二章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5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6页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5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50-51页 |
1.4 检测指标 | 第51-55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2 结果 | 第56-61页 |
2.1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第56页 |
2.2 血清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 第56-57页 |
2.3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 第57-58页 |
2.4 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变化 | 第58-59页 |
2.5 血清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第59页 |
2.6 血浆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变化 | 第59-60页 |
2.7 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变化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8页 |
3.1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3.2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 | 第62-65页 |
3.3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65页 |
3.4 阿托伐他汀对血浆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3.5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3.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第68-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0页 |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68-69页 |
1.3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检测方法 | 第69页 |
1.4 一氧化氮(NO)检测 | 第69-70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70页 |
2 结果 | 第70-74页 |
2.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数的变化 | 第70-71页 |
2.2 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百分数的变化 | 第71-72页 |
2.3 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变化 | 第72-73页 |
2.4 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 第73-74页 |
3 讨论 | 第74-79页 |
3.1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数、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数的影响 | 第74-76页 |
3.2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3.3 阿托伐他汀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3.4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95页 |
英文论文 | 第95-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