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供热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热用户供热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3 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4 供热管网分析软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 | 第14-24页 |
2.1 热用户状态定义及可靠性分级 | 第14-15页 |
2.1.1 热用户状态定义 | 第14-15页 |
2.1.2 热用户供热可靠性分级 | 第15页 |
2.2 单个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 | 第15-21页 |
2.2.1 直接连接系统的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 | 第15-18页 |
2.2.2 间接连接系统的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 | 第18-20页 |
2.2.3 指标在两等级可靠性评价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2.3 供热系统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 | 第21-23页 |
2.3.1 供热系统热用户供热保证率 | 第21-22页 |
2.3.2 供热系统热用户无事故工作概率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可控与不可控系统的故障水力工况及可靠性 | 第24-38页 |
3.1 不可控系统故障水力工况 | 第24-27页 |
3.1.1 不可控系统阻力系数值 | 第24-26页 |
3.1.2 不可控系统故障流量 | 第26-27页 |
3.2 可控系统故障水力工况 | 第27-30页 |
3.2.1 可控系统阻力系数值 | 第27-28页 |
3.2.2 可控系统故障流量 | 第28-30页 |
3.3 可控性对可靠性的影响 | 第30-37页 |
3.3.1 系统流量相同时的影响分析 | 第31-34页 |
3.3.2 系统设备相同时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可控性影响分析结论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实际供热管网指标值计算的实现 | 第38-55页 |
4.1 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计算的程序实现 | 第38-43页 |
4.1.1 基础功能实现 | 第39-42页 |
4.1.2 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42-43页 |
4.2 供热管网工程案例分析 | 第43-53页 |
4.2.1 热负荷及管网结构信息 | 第43-46页 |
4.2.2 指标值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热用户供热综合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9页 |
5.1 元件故障水平 | 第55-58页 |
5.2 故障修复时间 | 第58-60页 |
5.3 建筑物蓄热能力 | 第60-62页 |
5.4 供热管网结构 | 第62-65页 |
5.4.1 无备用供热管网结构 | 第62-63页 |
5.4.2 备用供热管网结构 | 第63页 |
5.4.3 实例分析 | 第63-65页 |
5.5 供热系统调控能力 | 第65-66页 |
5.6 气象条件 | 第66-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