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共绿地营造研究--以南昌市朝阳洲园林绿化设计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6页
        1.3.1 国外第12-14页
        1.3.2 国内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6-19页
2.海绵城市基础性理论第19-27页
    2.1 传统城市与海绵城市对比分析第19-20页
    2.2 海绵城市的特征第20-21页
    2.3 海绵城市的景观格局第21-22页
    2.4 海绵城市的常见表现手法第22-27页
3.南昌市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探析第27-33页
    3.1 城市概况第27-29页
        3.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7-28页
        3.1.2 社会概况第28-29页
    3.2 城市背景第29-30页
        3.2.1 城市洪涝灾害影响因子第29页
        3.2.2 城市防洪排涝现状第29-30页
    3.3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探究第30-32页
        3.3.1 用水结构分析第30-31页
        3.3.2 供水状况分析第31-32页
        3.3.3 降雨特性分析第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基于海绵城市的公共绿地设计理论与方法第33-43页
    4.1 典型设计案例第33-37页
    4.2 设计思路第37-39页
    4.3 设计原则第39-40页
        4.3.1 设计原则第39-40页
        4.3.2 设计依据第40页
    4.4 设计方法第40-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南昌市朝阳洲公共绿地设计第43-65页
    5.1 项目概况第43-44页
    5.2 营造公共绿地的效果评估第44-52页
    5.3 公共绿地设计方案思考和推敲第52-53页
    5.4 典型公共绿地设计第53-59页
        5.4.1 雨水花园第54-56页
        5.4.2 生态驳岸第56-59页
    5.5 植物选择第59-63页
    5.6 营造公共绿地经济分析第63-65页
6.结论和建议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建议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洛南县村镇空间形态探究
下一篇:苏州仁恒世纪公园社区体育中心及社区入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