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基于COⅠ和MC1R基因对中国不同地理种群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遗传分化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术语及符号说明第8-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16页
    1.1 遗传多样性概念第12页
    1.2 环境条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第12-13页
    1.3 分子生态学概述第13页
    1.4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概述第13-14页
    1.5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概述第14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2.1 地理概况第16页
    2.2 实验动物介绍第16-17页
    2.3 实验方法第17-22页
        2.3.1 实验动物来源第17-18页
        2.3.2 实验动物处理第18页
        2.3.3 总DNA的提取第18-19页
        2.3.4 COⅠ基因引物设计第19-20页
        2.3.5 MC1R基因引物设计第20-21页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22页
第3章 基于COⅠ基因对不同中缅树鼩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第22-4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22页
    3.2 COⅠ基因结果分析第22-41页
        3.2.1 COⅠ基因碱基组成第22-23页
        3.2.2 COⅠ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第23-24页
        3.2.3 COⅠ基因单倍型分析第24页
        3.2.4 COⅠ基因序列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第24-25页
        3.2.5 COⅠ基因序列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第25-28页
        3.2.6 COⅠ基因序列分子方差分析(AMOVA)第28-29页
        3.2.7 COⅠ基因序列种群扩张性检验第29-37页
        3.2.8 COⅠ基因单倍型NetWork进化网络图第37页
        3.2.9 COⅠ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7-41页
    3.3 讨论第41-44页
        3.3.1 中缅树鼩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页
        3.3.2 中缅树鼩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42页
        3.3.3 中缅树鼩群体的历史动态第42页
        3.3.4 中缅树鼩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第42-44页
第4章 中缅树鼩不同地理种群MC1R基因的差异性研究第44-61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5页
    4.2 MC1R基因结果分析第45-58页
        4.2.1 MC1R基因序列组成第45页
        4.2.2 MC1R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第45-46页
        4.2.3 MC1R基因序列氨基酸组成第46页
        4.2.4 MC1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6-48页
        4.2.5 MC1R基因单倍型分析第48页
        4.2.6 MC1R基因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第48-51页
        4.2.7 MC1R基因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第51-54页
        4.2.8 MC1R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54-58页
    4.3 讨论第58-61页
        4.3.1 中缅树鼩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第58页
        4.3.2 中缅树鼩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第58-59页
        4.3.3 中缅树鼩种群间系统发育关系第59-61页
第5章 总结及展望第61-63页
第6章 文献综述第63-72页
    6.1 树鼩的系统学研究及生物学特征第63-66页
        6.1.1 树鼩的系统学研究和地理分布第63-65页
        6.1.2 中缅树鼩的生物学及形态学特征第65-66页
    6.2 动物线粒体DNA研究进展第66-68页
        6.2.1 线粒体DNA特点第66页
        6.2.2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基因)第66-67页
        6.2.3 细胞色素b基因(Cytb基因)第67页
        6.2.4 线粒体控制区(D-loop)第67-68页
    6.3 毛色基因研究进展第68-70页
        6.3.1 动物的毛色第68页
        6.3.2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elanocortin Receptor 1,MC1R)第68-69页
        6.3.3 鼠灰色基因(Agouti)第69页
        6.3.4 酪氨酸酶基因(TYP)第69-70页
    6.4 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第70-72页
        6.4.1 距离法第70页
        6.4.2 最大简约法第70-71页
        6.4.3 最大似然法第71页
        6.4.4 贝叶斯推断法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个烟草品种的抗性筛选及小桐子中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
下一篇:食物诱导中缅树鼩肥胖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