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处理烟气污染物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氮氧化物的产生 | 第11-14页 |
| ·热力型NO_x | 第11-12页 |
| ·快速型NO_x | 第12-13页 |
| ·燃料型NO_x | 第13-14页 |
| ·常用的烟气脱硝方法介绍 | 第14-17页 |
|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SCR) | 第14-15页 |
| ·电子束照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15-16页 |
|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 ·等离子体概述 | 第19-22页 |
| ·等离子体概念 | 第19页 |
| ·等离子体分类 | 第19-20页 |
| ·等离子体性质 | 第20-22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的介绍 | 第22-25页 |
| ·介质阻挡放电概述 | 第22-24页 |
| ·介质阻挡放电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介质阻挡放电脱除氮氧化物机理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模拟方法介绍 | 第27-38页 |
| ·CHEMKIN介绍部分 | 第27-28页 |
| ·CHEMKIN结构 | 第28-3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向 | 第30-31页 |
| ·模型的控制方程 | 第31-34页 |
| ·ROP分析法 | 第34-35页 |
| ·模拟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介质阻挡放电净化烟气的实验 | 第38-48页 |
| ·实验系统 | 第38-39页 |
| ·实验仪器的生产厂家及实验图片 | 第39-43页 |
| ·高频电压电源 | 第39-40页 |
| ·烟气分析仪 | 第40页 |
| ·示波器 | 第40-41页 |
| ·DBD反应器 | 第41-42页 |
| ·其他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 ·功率测量 | 第43-46页 |
| ·测量方法 | 第43-45页 |
| ·李萨如测量方法 | 第45-46页 |
| ·定义式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67页 |
| ·DBD反应器长度对NO脱除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 ·实验气体流量对NO脱除率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DBD反应器气体间隙对NO脱除率的影响 | 第54-5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氩气对NO脱除率的影响 | 第57-60页 |
| ·烟气流量的计算 | 第57-5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氧气对NO脱除率的影响 | 第60-6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