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4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9页 |
1.2 器械及设备 | 第9-10页 |
1.3 病例纳入和排除的标准 | 第10页 |
1.3.1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 | 第10页 |
1.3.2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1.3.3 随访X线片纳入标准 | 第10页 |
1.4 术前准备 | 第10-11页 |
1.5 体位与穿刺 | 第11-12页 |
1.6 术后处理 | 第12页 |
1.7 分组依据及方法 | 第12页 |
1.8 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 第12-13页 |
1.8.1 X线测量标准 | 第12-13页 |
1.8.2 评价标准 | 第13页 |
1.8.3 测量指标及方法 | 第13页 |
1.9 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结果 | 第14-22页 |
2.1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观察 | 第14-15页 |
2.2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形态观察 | 第15-17页 |
2.2.1 PLDD手术前后上位腰椎椎体高度变化 | 第15-16页 |
2.2.2 PLDD前后下位腰椎椎体高度变化 | 第16页 |
2.2.3 PLDD前后腰椎体矢状径(上位椎体)观察 | 第16-17页 |
2.3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稳定性评估 | 第17-22页 |
2.3.1 PLDD前后椎间隙高度变化 | 第17-18页 |
2.3.2 PLDD前后腰椎间隙高度指数变化 | 第18-19页 |
2.3.3 PLDD前后椎间孔高度观察 | 第19-20页 |
2.3.4 PLDD前后腰椎间盘容积变化 | 第20-21页 |
2.3.5 PLDD治疗前后腰椎过伸/过曲位相邻椎体间位移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综述 | 第3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