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物质与射线作用机理 | 第11-16页 |
1.2.1 光电效应 | 第12-13页 |
1.2.2 康普顿效应 | 第13-14页 |
1.2.3 电子对效应 | 第14-15页 |
1.2.4 核光电效应 | 第15-16页 |
1.3 材料屏蔽性能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4 现有辐射防护材料及其性能评价 | 第17-20页 |
1.4.1 单质 | 第18页 |
1.4.2 混凝土 | 第18页 |
1.4.3 铅橡胶 | 第18页 |
1.4.4 聚合物基辐射防护材料 | 第18-20页 |
1.5 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1.6 原位聚合法制备橡胶复合材料 | 第22-26页 |
1.6.1 不饱和羧酸盐的性能及应用 | 第23-26页 |
1.6.2 原位聚合法的机理 | 第26页 |
1.7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7.1 选题的目的 | 第26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Poly-Pb(AA)_2/EPDM复合材料的聚合-混合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8-39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8-30页 |
2.3 试样的制备 | 第30-31页 |
2.4 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31页 |
2.4.2 X射线射线仪 | 第31页 |
2.4.3 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显微镜 | 第31页 |
2.4.4 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4.5 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硬度测试 | 第32页 |
2.4.6 γ射线屏蔽性能测试 | 第32页 |
2.5 聚丙烯酸铅的表征 | 第32-34页 |
2.5.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32-33页 |
2.5.2 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 第33页 |
2.5.3 粉体形貌SEM分析 | 第33-34页 |
2.6 复合材料SEM断面表征 | 第34-35页 |
2.7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2.8 γ射线屏蔽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Pb(AA)_2/EPDM复合材料的混合-原位聚合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9-6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9-41页 |
3.3 试样的制备 | 第41-43页 |
3.3.1 丙烯酸铅的制备 | 第41页 |
3.3.2 丙烯酸铅/双 2,5 硫化剂混合体系的制备 | 第41页 |
3.3.3 机械共混法丙烯酸铅/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3.3.4 溶液共混法丙烯酸铅/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3.4 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43-44页 |
3.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43页 |
3.4.2 X射线射线仪 | 第43页 |
3.4.3 高分辨冷场发射扫描显微镜 | 第43页 |
3.4.4 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3.4.5 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硬度测试 | 第44页 |
3.4.6 γ射线屏蔽性能测试 | 第44页 |
3.4.7 辐照老化实验 | 第44页 |
3.5 丙烯酸铅以及丙烯酸铅/双 2,5 硫化剂混合体系的表征 | 第44-47页 |
3.5.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44-45页 |
3.5.2 X射线衍射谱图 | 第45-46页 |
3.5.3 粉体形貌SEM分析 | 第46-47页 |
3.6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SEM表征 | 第47-48页 |
3.7 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3.8 γ射线屏蔽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3.9 耐辐照性能测试 | 第53-55页 |
3.10 溶液共混法制备的Pb(AA)_2的聚合过程表征 | 第55-58页 |
3.10.1 红外分析 | 第55-56页 |
3.10.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6-57页 |
3.10.3 不同硫化时间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第57-58页 |
3.11 丙烯酸铅/三元乙丙橡胶原位聚合机理 | 第58-59页 |
3.12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