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 | 第6-7页 |
| 第一部分 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流行特征 | 第7-48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 1 监测设计 | 第17-20页 |
| 2 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 第20-22页 |
| 3 表型鉴定与分子分型 | 第22-26页 |
| 4 动物菌株来源 | 第26-27页 |
| 5 统计学检验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42页 |
| 1 5岁以下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腹泻病例特征 | 第28-30页 |
| 1.1 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与型别特征 | 第28-29页 |
| 1.2 人口学特征 | 第29页 |
| 1.3 便常规特征 | 第29页 |
| 1.4 长期排菌病例 | 第29-30页 |
| 2 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与成人腹泻病例比较研究 | 第30-36页 |
| 2.1 病原学结果 | 第31页 |
| 2.2 三间分布特征 | 第31-34页 |
| 2.3 临床特征 | 第34-36页 |
| 3 儿童感染菌株与动物来源菌株PFGE聚类分析 | 第36-42页 |
| 3.1 3/O:3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聚类分析 | 第36-41页 |
| 3.2 4/O:3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二部分 致病性耶尔森菌比较基因组学初步研究 | 第48-76页 |
| 摘要 | 第48-50页 |
| Abstract | 第50-52页 |
| 前言 | 第52-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4页 |
| 1 菌株选取 | 第57-59页 |
| 2 全基因组完成图测序 | 第59-61页 |
| 3 释放数据的特征基因比对 | 第61页 |
| 4 全基因组组分分析与功能注释 | 第61-62页 |
| 5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62-64页 |
| 结果 | 第64-74页 |
| 1 测序质量 | 第64-67页 |
| 2 基因组组分分析 | 第67-69页 |
| 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69-74页 |
| 讨论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