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綦江区块嘉陵江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5页 |
1.2.1 研究区现状 | 第9-10页 |
1.2.2 地震相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4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5 相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7-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1页 |
2.1 工区位置 | 第18-19页 |
2.2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9-21页 |
第3章 嘉陵江组基本地质特征 | 第21-24页 |
3.1 构造沉积背景 | 第21-22页 |
3.2 嘉陵江组地层概况 | 第22-24页 |
第4章 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地震相分析 | 第24-48页 |
4.1 三叠系嘉陵江组沉积模式 | 第24-25页 |
4.2 三叠系嘉陵江组单井沉积相划分 | 第25-30页 |
4.3 三叠系嘉陵江组连井沉积相 | 第30-33页 |
4.4 合成记录与层位标定 | 第33-35页 |
4.5 地震相分析 | 第35-48页 |
4.5.1 地震相分析基础及地震资料初步解释 | 第35-36页 |
4.5.2 地震相划分标志 | 第36-37页 |
4.5.3 井旁地震相应模式 | 第37-41页 |
4.5.4 区域地震相 | 第41-44页 |
4.5.5 局部地震异常 | 第44-48页 |
第5章 嘉陵江组储层预测 | 第48-65页 |
5.1 储层预测方法 | 第48-49页 |
5.2 储层预测 | 第49-50页 |
5.3 相控处理研究与应用 | 第50-63页 |
5.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50页 |
5.3.2 统计相预测方法 | 第50-53页 |
5.3.3 波形相关相预测方法 | 第53-57页 |
5.3.4 子波相关沉积相预测方法 | 第57-60页 |
5.3.5 相控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第60-63页 |
5.4 嘉陵江组优势沉积相划分 | 第63-65页 |
第6章 嘉陵江组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划分 | 第65-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