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莫里森生平及作品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本文所运用的叙事学理论 | 第13-14页 |
四、本论文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多角度叙述:《慈悲》叙事话语的视角张力 | 第16-30页 |
一、不同的叙事视点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情感张力 | 第17-22页 |
1. 主人公视点:弗罗伦斯及其母亲的第一人称叙述 | 第18-20页 |
2. 人物视点:受限制的故事外叙述者的第三人称叙述 | 第20-22页 |
二、叙事聚焦的多棱镜 | 第22-30页 |
1. 主人公回忆叙事的内部聚焦 | 第23-25页 |
2.受限制的故事外部聚焦 | 第25-27页 |
3. 叙事聚焦的转换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时间变形:《慈悲》的叙事话语的时间张力 | 第30-43页 |
一、时序 | 第30-35页 |
1. 时间倒错 | 第30-32页 |
2. 内追叙中的部分追叙 | 第32-35页 |
二、时距 | 第35-37页 |
1. 慢叙 | 第35-36页 |
2. 快叙 | 第36-37页 |
三、频率 | 第37-43页 |
1. 重复叙事 | 第37-41页 |
2. 概括叙事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多样转述:《慈悲》叙事话语的转述张力 | 第43-50页 |
一、叙述性话语 | 第43-45页 |
二、间接形式的转述话语 | 第45-47页 |
三、戏剧式转述话语 | 第47-50页 |
第四章 修辞的力量:《慈悲》叙事话语的修辞张力 | 第50-55页 |
一、象征 | 第50-53页 |
1. 人名的象征 | 第50-51页 |
2. 水的象征 | 第51-52页 |
3. 梦的象征 | 第52页 |
4. 雅各布农场的象征 | 第52-53页 |
二、隐喻 | 第53-55页 |
1. 食物的隐喻 | 第53页 |
2. 母爱的隐喻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