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基于粗糙粒计算的逆模型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内模控制理论第13-19页
    2.1 内模控制原理结构第13-14页
    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第14-18页
        2.2.1 非线性系统可逆性分析第14-15页
        2.2.2 神经网络逆模型辨识第15-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粒计算理论第19-28页
    3.1 粒计算基本概述第19-20页
        3.1.1 粒计算的基本概念第19页
        3.1.2 粒计算的基本模型第19-20页
    3.2 粗糙集粒计算理论第20-25页
        3.2.1 经典粗糙集理论第20-22页
        3.2.2 邻域粗糙集理论第22-25页
    3.3 模糊粗糙集粒计算理论第25-27页
        3.3.1 基本概念第26-27页
        3.3.2 关键内容第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基于粗糙粒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第28-48页
    4.1 粗糙粒计算与神经网络的融合第28-33页
        4.1.1 基于粗糙粒计算的规则提取第28-31页
        4.1.2 粗糙粒神经网络第31-33页
    4.2 粗糙粒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第33-38页
        4.2.1 非线性系统正模型辨识第34-36页
        4.2.2 非线性系统逆模型辨识第36-38页
    4.3 粗糙粒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第38-40页
        4.3.1 粗糙粒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结构第38-39页
        4.3.2 粗糙粒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方法第39-40页
    4.4 系统实例仿真第40-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第48-60页
    5.1 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第48-52页
        5.1.1 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结构第48-51页
        5.1.2 基于模糊粗糙粒计算的网络初始权值获取第51-52页
    5.2 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第52-55页
        5.2.1 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正模型和逆模型的辨识第52-54页
        5.2.2 模糊粗糙粒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的设计第54-55页
    5.3 系统实例仿真第55-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页
    6.2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观点传播及一致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组合谐振腔THz双波长滤波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