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取水工程论文

深水型水源水库藻类群落纵向演替特征及取水调控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7页
        1.1.1 城市水源水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第9-10页
        1.1.2 水库藻类生长特性第10-12页
        1.1.3 水库藻类悬浮及迁移特性第12-13页
        1.1.4 藻类功能分组理论及其应用第13-16页
        1.1.5 水库水体分层及选择性取水第16-17页
    1.2 研究中的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7-19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点第19-21页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9-20页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1.3.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体系结构第21-23页
        1.4.1 论文技术路线第21页
        1.4.2 论文体系结构第21-23页
2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3-27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4页
    2.2 采样与分析方法第24-27页
        2.2.1 样点布设与取样方法第24页
        2.2.2 水质指标监测分析第24-25页
        2.2.3 藻类计数及种属鉴定第25-26页
        2.2.4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第26-27页
3 水库藻类群落纵向演替特征第27-39页
    3.1 藻类生物量纵向季节演替特征第27-29页
        3.1.1 藻类数量纵向季节演替特征第27-28页
        3.1.2 叶绿素 a 纵向季节演替特征第28-29页
    3.2 藻类种群结构季节演替特征第29-32页
    3.3 取水作用下库区藻类迁移特征第32-35页
        3.3.1 取水作用对库区藻类数量的影响第32-33页
        3.3.2 取水作用对库区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第33-34页
        3.3.3 取水作用对藻类大小纵向分布的影响第34-35页
    3.4 水库运行工况对藻类纵向分布的影响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水库藻类功能组及生境条件变化对其影响第39-49页
    4.1 水库藻类功能组结构第39-40页
    4.2 藻类功能组别演替特征第40页
    4.3 优势功能组藻类数量分布第40-44页
    4.4 生境条件对藻类功能组演替的影响第44-47页
        4.4.1 水温第44页
        4.4.2 氮磷第44-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基于原水藻含量的安全取水情景分析第49-55页
    5.1 原水中藻类群落特征第49-50页
    5.2 水库取水层厚度分析第50-52页
    5.3 水库安全取水情景模拟第52-53页
        5.3.1 不同取水情境下原水中的藻含量第52-53页
        5.3.2 取水情景分析第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6 预净化选择性取水构筑物的研发第55-61页
    6.1 取水构筑物的结构特征第55-56页
    6.2 取水构筑物的具体实施方式第56-59页
    6.3 取水构筑物运行的预期效果第59-60页
    6.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7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7.1 结论第61-62页
    7.2 建议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表格列表第65-67页
图形列表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工程实践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个案研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