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4页 |
1.1.1 UWB技术简介 | 第8-9页 |
1.1.2 UWB信道建模发展现状 | 第9-14页 |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UWB室内无线信道建模基本理论 | 第15-27页 |
2.1 室内无线传播概述 | 第15页 |
2.2 UWB信号的室内传播特性 | 第15-16页 |
2.2.1 弱衰落性 | 第15-16页 |
2.2.2 强透射性 | 第16页 |
2.3 UWB室内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 第16-18页 |
2.3.1 统计建模方法 | 第17页 |
2.3.2 确定性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2.3.3 半确定性建模方法 | 第18页 |
2.4 信道测量技术 | 第18-21页 |
2.4.1 概述 | 第18-21页 |
2.4.2 信道测量过程 | 第21页 |
2.5 后期数据处理 | 第21-26页 |
2.5.1 时域后期数据处理 | 第21-24页 |
2.5.2 频域后期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UWB室内无线信道模型 | 第27-42页 |
3.1 大尺度效应和小尺度效应 | 第27页 |
3.2 大尺度路径损耗概述 | 第27-29页 |
3.2.1 室内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 | 第27-28页 |
3.2.2 路径损耗一致化模型 | 第28-29页 |
3.3 UWB室内小尺度信道模型 | 第29-41页 |
3.3.1 单一泊松模型 | 第30-31页 |
3.3.2 修正泊松模型 | 第31-32页 |
3.3.3 K模型 | 第32-33页 |
3.3.4 修正K模型 | 第33-35页 |
3.3.5 S-V模型 | 第35-37页 |
3.3.6 修正S-V模型 | 第37-39页 |
3.3.7 双簇模型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UWB室内多径信道模型仿真分析 | 第42-63页 |
4.1 LOS环境多径信道模型仿真分析 | 第42-55页 |
4.1.1 修正泊松模型 | 第42-45页 |
4.1.2 S-V模型 | 第45-49页 |
4.1.3 修正S-V模型 | 第49-52页 |
4.1.4 双簇模型 | 第52-55页 |
4.2 UWB室内NLOS环境多径信道模型仿真分析 | 第55-61页 |
4.2.1 修正S-V模型 | 第55-58页 |
4.2.2 双簇模型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UWB室内无线信道新模型 | 第63-77页 |
5.1 新模型的提出 | 第63页 |
5.2 新模型的描述 | 第63-67页 |
5.3 新模型的室内LOS环境仿真分析 | 第67-72页 |
5.4 新模型的室内NLOS环境仿真分析 | 第72-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