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

助推滑导弹上升段多终端约束弹道设计及制导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助推-滑翔导弹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0-13页
        1.2.1 美国发展概况第10-13页
        1.2.2 苏联/俄罗斯发展概况第13页
        1.2.3 国内发展概况第13页
    1.3 弹道优化与制导方法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3-17页
        1.3.1 弹道优化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5页
        1.3.2 上升段制导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导弹上升段数学模型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坐标系定义第19页
    2.3 坐标系转换关系第19-22页
    2.4 模型基本假设第22页
    2.5 地面发射坐标系中的质心动力学方程第22-28页
        2.5.1 相对加速度第22-23页
        2.5.2 发动机推力第23页
        2.5.3 气动力第23页
        2.5.4 引力第23-24页
        2.5.5 哥氏惯性力第24-25页
        2.5.6 离心惯性力第25-26页
        2.5.7 大气模型第26页
        2.5.8 补充方程第26-27页
        2.5.9 无量纲化动力学模型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飞行器轨迹优化理论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最优控制问题第29页
    3.3 参数化过程第29-31页
    3.4 最优性条件第31-32页
    3.5 拟牛顿法第32-34页
    3.6 矩阵 Bk 的更新第34页
    3.7 梯度的计算第34-35页
    3.8 罚函数和一维搜索第35-37页
        3.8.1 罚函数形式第35-36页
        3.8.2 搜索条件第36页
        3.8.3 搜索方法第36-37页
    3.9 子问题无解情况第37-38页
    3.10 Maratos 效应第38页
    3.11 迭代收敛的判断条件第38页
    3.12 算法流程第38-40页
    3.1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上升段压低弹道轨迹设计与仿真分析第41-56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基于轨迹优化理论的弹道设计方案第41-52页
        4.2.1 飞行程序选择原则第41-42页
        4.2.2 飞行程序角设计模式第42-43页
        4.2.3 弹道设计约束条件第43-45页
        4.2.4 多次攻角转弯的飞行程序设计方案第45-46页
        4.2.5 仿真分析第46-52页
    4.3 基于牛顿迭代的弹道设计方案第52-55页
        4.3.1 模型描述第52-53页
        4.3.2 仿真分析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上升段制导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第56-69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一级飞行段与滑行段制导方案第56-57页
        5.2.1 制导律设计第56-57页
    5.3 二级飞行段制导方案第57-59页
        5.3.1 纵平面运动模型的简化第57页
        5.3.2 准最优弹道第57-59页
        5.3.3 制导律设计第59页
    5.4 外界干扰及系统偏差第59-61页
    5.5 仿真分析第61-68页
        5.5.1 无干扰条件下的制导仿真分析第61-63页
        5.5.2 蒙特卡洛打靶仿真分析第63-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能量分配优化研究
下一篇:春小麦性状变异非线性特殊征育种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