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易配置干扰源仿真技术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4页 |
1.3 论文整体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干扰源种类分析 | 第17-25页 |
2.1 来自其它卫星系统的干扰 | 第17-21页 |
2.1.1 来自其他卫星系统的干扰建模 | 第18-19页 |
2.1.2 来自其他卫星系统的干扰频谱分析 | 第19-21页 |
2.2 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 | 第21-24页 |
2.2.1 固定干扰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2.2.2 移动干扰系统模型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卫星覆盖的地理区域 | 第25-33页 |
3.1 卫星星下点轨迹 | 第25-28页 |
3.1.1 卫星轨道 | 第25-26页 |
3.1.2 卫星轨道的坐标系分析 | 第26-27页 |
3.1.3 卫星星下点轨迹分析 | 第27-28页 |
3.2 卫星覆盖区域 | 第28-32页 |
3.2.1 地球表面的建模 | 第28-29页 |
3.2.2 卫星波束的覆盖区域 | 第29-31页 |
3.2.3 卫星波束的覆盖区域类型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卫星的干扰接入及退出仿真模型 | 第33-39页 |
4.1 卫星干扰服务时长模型 | 第33-34页 |
4.2 离散时间干扰接入模型 | 第34-36页 |
4.2.1 离散时间间隔新接入干扰数模型 | 第34-35页 |
4.2.2 卫星干扰数稳态模型 | 第35-36页 |
4.3 卫星覆盖区域干扰接入强度模型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卫星干扰源系统仿真 | 第39-55页 |
5.1 干扰源整体性描述 | 第39-41页 |
5.2 干扰源产生模块 | 第41-49页 |
5.2.1 外围参数维护 | 第42-44页 |
5.2.2 时域信号的产生 | 第44-49页 |
5.3 业务接入强度变化模型仿真 | 第49-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