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 蒙古黄芪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 研究意义、目的及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内蒙古栽培及野生蒙古黄芪种群的形态及生境分析 | 第16-28页 |
1 引言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1 野外取样 | 第16-17页 |
2.2 野外观测及样品采集 | 第17页 |
2.3 气象数据搜集 | 第17-18页 |
2.4 土壤指标测定 | 第18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7页 |
3.1 形态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3.2 蒙古黄芪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 | 第20-21页 |
3.3 蒙古黄芪种群的土壤养分分析 | 第21-26页 |
3.4 蒙古黄芪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栽培及野生蒙古黄芪遗传多样性ISSR研究与生境相关性分析 | 第28-43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第28-32页 |
2.1 野外取样 | 第2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3.1 蒙古黄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32-40页 |
3.2 内蒙古地区栽培及野生蒙古黄芪种群遗传格局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6页 |
1. 讨论 | 第43-44页 |
1.1 蒙古黄芪遗传多样性 | 第43页 |
1.2 蒙古黄芪种群的遗传分化 | 第43-44页 |
1.3 物种水平多样性对生态因子响应 | 第44页 |
2.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