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名商品商业标识的法律保护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知名商品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知名商品的含义与认定标准 | 第13-16页 |
一、 知名商品的法律含义 | 第13-14页 |
二、 知名商品的认定标准 | 第14-15页 |
三、 知名商品的地域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特有性的认定 | 第16-21页 |
一、 特有性的理解 | 第16-19页 |
二、 特有性的认定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知名商品商业标识侵权构成要件研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规定的“擅自使用” | 第21页 |
第二节 被仿冒者的商品系“知名商品” | 第21-23页 |
一、 认定知名商品的要素 | 第21-22页 |
二、 认定知名商品的审理思路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为相同或近似之使用 | 第23-26页 |
一、 近似使用的认定方法 | 第23-25页 |
二、 是否限于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混淆误认 | 第26-32页 |
一、 混淆理论及含义 | 第26-29页 |
二、 混淆的判断标准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国外知名商品商业标识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国际公约相关立法 | 第32-33页 |
一、 《巴黎公约》相关规定 | 第32页 |
二、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条款》相关规定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美国相关立法 | 第33-35页 |
一、 显著性要求 | 第34-35页 |
二、 非功能性要求 | 第35页 |
第三节 德国相关立法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各国立法可资我国借鉴之处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知名商品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完善知名商品保护的一般规定 | 第38-42页 |
一、 采取一般条款加具体条款的立法模式 | 第38-39页 |
二、 弹性解释知名商品保护客体 | 第39-40页 |
三、 完善对仿冒行为的范围规定 | 第40-41页 |
四、 除外制度的规定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扩大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保护范围 | 第42-44页 |
一、 从竞争领域扩大到非竞争领域 | 第42-43页 |
二、 从禁止混淆扩大到防止淡化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完善知名商品侵权的救济措施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