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0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2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9-2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4-3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33-3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33-3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四、 内容结构框架安排 | 第37-38页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8-39页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第二章 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理论基础 | 第40-75页 |
一、 基本概念释义 | 第40-64页 |
(一) 信息化 | 第40-47页 |
(二) 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47-61页 |
(三) 信息化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之间的关系 | 第61-64页 |
二、 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理论依据 | 第64-75页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64-67页 |
(二) 信息化理论 | 第67-70页 |
(三) 治理理论 | 第70-75页 |
第三章 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变迁 | 第75-94页 |
一、 建国初期集权式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75-80页 |
(一) 领袖式制定政策方式 | 第75-76页 |
(二) 家长式分配资源形式 | 第76页 |
(三) 榜样式与教条式的执行模式 | 第76-77页 |
(四) 任务式与单向式的执行过程 | 第77-78页 |
(五)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78-80页 |
二、 市场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80-86页 |
(一) 执行环境市场化的转变 | 第80-81页 |
(二) 多元化的执行理念 | 第81-82页 |
(三) 决策式的执行方式 | 第82-83页 |
(四) 重视推行信息化发展 | 第83-85页 |
(五)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三、 信息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执行力 | 第86-91页 |
(一) 执行平台信息化运作 | 第86-87页 |
(二) 政务信息专业化推广 | 第87-88页 |
(三) 战略重视加快发展 | 第88-89页 |
(四) 发挥执行程序优势 | 第89-90页 |
(五)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90-91页 |
四、 信息化对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启示 | 第91-94页 |
第四章 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困境的分析 | 第94-122页 |
一、 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的困境 | 第94-100页 |
(一) 政府机构臃肿 | 第94-95页 |
(二) 地方保护主义 | 第95-97页 |
(三) 暗箱操作严重 | 第97-98页 |
(四) 执行主体素质不高 | 第98-100页 |
二、 地方政府执行方式的困境 | 第100-102页 |
(一) “断章取义,大相径庭”的截留式执行 | 第100页 |
(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走样式执行 | 第100-101页 |
(三) “各取所需,挑肥拣瘦”的过滤式执行 | 第101页 |
(四) “见利速行,避重就轻”的躲闪式执行 | 第101-102页 |
(五) “盲目执行,机械应付”的浪费式执行 | 第102页 |
三、 地方政府执行过程的困境 | 第102-114页 |
(一) 信息化过程体制障碍多 | 第103-104页 |
(二) 信息化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104-106页 |
(三) 信息化中政府投入不足 | 第106-109页 |
(四) 地方政府的信息安全问题 | 第109-112页 |
(五) 政务信息维护与互通薄弱 | 第112-114页 |
四、 地方政府执行环境的困境 | 第114-122页 |
(一) 社会群体舆情信息诉求 | 第114-118页 |
(二) 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 第118-120页 |
(三) 处理突发事件预案不足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国外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提升执行力的启示 | 第122-133页 |
一、 从法制走向自律——美国 | 第122-124页 |
二、 从政府调控到共同调控——法国、新加坡 | 第124-126页 |
三、 政府转向公众服务为中心——英国、加拿大 | 第126-128页 |
四、 引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维护——新西兰、欧盟 | 第128-131页 |
五、 政府管制与民间合作——日本、韩国 | 第131-133页 |
第六章 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提高的对策 | 第133-179页 |
一、 信息化视角下加强地方政府执行要素管理 | 第133-151页 |
(一) 树立执行理念 | 第133-135页 |
(二) 执行主体定位 | 第135-140页 |
(三) 规范执行制度 | 第140-142页 |
(四) 分析执行信息 | 第142-144页 |
(五) 创新执行方式 | 第144-149页 |
(六) 塑造执行环境 | 第149-151页 |
二、 信息化视角下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实践分析 | 第151-179页 |
(一) 重视地方政府信息发展策略 | 第151-155页 |
(二) 发挥地方政府信息运行优势 | 第155-157页 |
(三) 明确地方政府部门职能范围 | 第157-161页 |
(四) 规范法律体系与技术标准化 | 第161-165页 |
(五) 统筹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 第165-171页 |
(六) 拓展政务信息传播服务渠道 | 第171-174页 |
(七) 完善机制与增强信息透明度 | 第174-179页 |
第七章 信息化视角下市级政府执行力建设过程 | 第179-196页 |
一、 市级政府信息化管理策略制定 | 第179-182页 |
(一) 在制定方法上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 第179-180页 |
(二) 在制定方式上调查研究主动调整 | 第180-181页 |
(三) 在制定程序上科学管理合理控制 | 第181-182页 |
二、 对市级政府信息化执行因素的前端控制 | 第182-187页 |
(一) 市级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导向 | 第182-183页 |
(二) 市级政府信息化执行环境建设 | 第183-184页 |
(三) 市级政府执行力的建设任务 | 第184-185页 |
(四) 市级政府执行模式的审视与推广 | 第185-187页 |
三、 市级政府信息化平台应用与发展 | 第187-192页 |
(一) 市级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 | 第187-189页 |
(二) 市级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网络化” | 第189-190页 |
(三) 市级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化” | 第190-192页 |
四、 市级政府建立有效多方互动沟通机制 | 第192-196页 |
(一) 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多方沟通机制 | 第192-193页 |
(二) 公民的信息权与隐私权不能忽视 | 第193页 |
(三) 建立“三位一体”治理体系 | 第193-196页 |
结论 | 第196-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04页 |
致谢 | 第204-20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