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常见金属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3 高压扭转法的原理及应用 | 第14-21页 |
1.3.1 高压扭转法的原理 | 第14-16页 |
1.3.2 高压扭转在Mg及其合金上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3 高压扭转在Al及其合金上的应用 | 第18-21页 |
1.4 利用压痕测试法测试材料的断裂韧性 | 第21-22页 |
1.5 纯镁和镁合金的热导率 | 第22-24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3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2 原始轧制态纯Mg板材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 高压扭转复合板材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 高压扭转制备的Mg/Al复合板组织与性能表征 | 第27-37页 |
2.4.1 光学显微组织分析 | 第27页 |
2.4.2 SEM显微组织观察与能谱分析 | 第27-28页 |
2.4.3 TEM显微组织分析 | 第28页 |
2.4.4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8-29页 |
2.4.5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4.6 断裂韧性测试 | 第30-35页 |
2.4.7 热导率测试 | 第35-37页 |
第3章 HPT制备Mg/Al复合板的显微组织 | 第37-5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铸态纯Mg及轧制态纯Mg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7-38页 |
3.3 Mg/Al复合板的光学显微组织分析 | 第38-40页 |
3.4 Mg/Al复合板界面附近的EBSD分析 | 第40-43页 |
3.5 Mg/Al复合板界面形貌的演变规律 | 第43-45页 |
3.6 Mg/Al复合板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45-52页 |
3.7 Mg/Al复合板界面中间相的形成机理 | 第52-5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HPT制备Mg/Al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 第59-78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轧制纯镁、纯铝板的显微硬度 | 第59-60页 |
4.3 Mg/Al复合板截面硬度分布 | 第60-62页 |
4.4 复合板整体拉伸性能 | 第62-65页 |
4.4.1 常规尺寸与小尺寸拉伸试验的比较 | 第62-64页 |
4.4.2 Mg/Al复合板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4.5 Mg/Al复合板断口显微组织分析 | 第65-67页 |
4.6 纳米压痕法测试材料断裂韧性 | 第67-72页 |
4.6.1 纳米压痕法测试Mg-Zn-Ca合金断裂韧性 | 第67-70页 |
4.6.2 三点弯曲法测试Mg-Zn-Ca合金断裂韧性 | 第70页 |
4.6.3 纳米压痕法测试Mg/Al复合板断裂韧性 | 第70-72页 |
4.7 Mg/Al复合板界面附近区域力学性能分析 | 第72-76页 |
4.7.1 复合板界面附近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 第72-74页 |
4.7.2 复合板界面附近纳米压痕测试 | 第74-7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HPT制备Mg/Al复合板的导热性能 | 第78-86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轧制纯Mg、纯Al板的热导率 | 第78-81页 |
5.2.1 轧制纯Mg板的热导率 | 第78-80页 |
5.2.2 轧制纯Al板的热导率 | 第80-81页 |
5.3 Mg/Al复合板的热导率 | 第81-83页 |
5.3.1 Mg/Al复合板的密度 | 第81页 |
5.3.2 Mg/Al复合板的比热容 | 第81-82页 |
5.3.3 Mg/Al复合板的热扩散系数 | 第82-83页 |
5.3.4 Mg/Al复合板的热导率 | 第83页 |
5.4 Mg/Al复合板热导率与其显微组织的关系 | 第83-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