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2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CA 7α-HSDH的表达 | 第17-29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2.2.3 引物设计 | 第19页 |
2.2.4 无缝克隆以及重组质粒CA 7α-HSDH /pTWIN1的构建 | 第19-21页 |
2.2.5 原核系统CA 7α-HSDH /pGEX-6p-1 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 | 第21-22页 |
2.2.6 融合蛋白CA 7α-HSDH/pTWIN1在E.coli BL21中的表达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2.3.1 融合蛋白CA 7α-HSDH /pGEX-6p-1 在BL21中的表达 | 第22-23页 |
2.3.2 重组质粒CA 7α-HSDH /pTWIN1的鉴定 | 第23-25页 |
2.3.3 融合蛋白CA 7α-HSDH –Intein-CBD在BL21中的表达 | 第25-26页 |
2.3.4 CA 7α-HSDH /pGEX-6p-1 和CA 7α-HSDH /pTWIN1分析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9页 |
3 CA 7α-HSDH辅酶结合关键残基的改造 | 第29-59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2.2 试验仪器 | 第30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0-38页 |
3.3.1 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3.3.2 突变体的构建 | 第31-37页 |
3.3.3 突变体表达 | 第37页 |
3.3.4 酶活测定 | 第37-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57页 |
3.4.1 突变体的鉴定 | 第38-53页 |
3.4.2 突变体酶表达 | 第53-54页 |
3.4.3 突变体酶促动力学研究 | 第54-57页 |
3.5 小结 | 第57-59页 |
4 CA 7α-HSDH及改造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9-81页 |
4.1 引言 | 第59-62页 |
4.2 软件与设备 | 第62页 |
4.3 方法 | 第62-63页 |
4.3.1 辅酶与底物分子的准备 | 第62页 |
4.3.2 酶分子的准备 | 第62-63页 |
4.3.3 动力学模拟与分析 | 第6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3-80页 |
4.4.1 稳定性与柔性分析 | 第63-65页 |
4.4.2 配体结合自由能计算 | 第65-66页 |
4.4.3 R38A体系分析 | 第66-68页 |
4.4.4 R38A/R194A体系分析 | 第68-70页 |
4.4.5 T15A体系分析 | 第70-72页 |
4.4.6 R16A体系分析 | 第72-74页 |
4.4.7 R194A体系分析 | 第74-76页 |
4.4.8 R16A /R194A体系分析 | 第76-78页 |
4.4.9 T15A /R16A/R194A体系分析 | 第78-80页 |
4.5 小结 | 第80-81页 |
5 全文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81-83页 |
5.1 全文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5.1.1 新型载体表达CA 7α-HSDH | 第81页 |
5.1.2 分子改造功能研究 | 第81页 |
5.1.3 MD学模拟研究 | 第81-82页 |
5.2 后续工作建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附录 | 第91页 |